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地热能 > 正文

温带气旋暖锋后弯云图特征及结构成因分析

关注热度:256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熊秋芬 郭达烽 牛宁 张昕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尽管关于温带气旋发展和演变的观点不尽相同,但目前普遍被接受的两种模型是:挪威气旋模型、Shapiro和Keyser模型。以FY-2E卫星云图为基础,先给出8个温带气旋过程实例,然后结合常规高空、地面观测及NCEP的1°×1°再分析场等资料,通过个例分析,对暖锋后弯气旋发生发展的环流背景、结构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卫星云图显示东亚陆地上温带气旋存在T-bone结构和暖锋后弯的事实。(2)温带气旋发生在500 h Pa东亚大陆中高纬两脊一槽的背景下,槽加深及下游脊的发展有利于气旋的发展,与经典温带气旋发生发展的环流背景类似。(3)2012年5月11—13日个例分析表明蒙古气旋中存在锋面波动、锋面断裂、T-bone结构和暖锋后弯、暖核被隔离现象;暖核可从地面向上伸展到600 h Pa。(4)在地面气旋初生和发展阶段,地面气旋中心西侧高低层正相对涡度区呈后倾结构;当高低层正涡度区几乎垂直重合时,地面气旋停止发展;气旋中心西侧对流层中低层的锋区一直存在。(5)当高低层涡度平流差值为正、300 h Pa正涡度平流引起的辐散叠加到对流层中低层锋区之上,地面气旋才会生成和发展。逐渐增强的暖平流从气旋中心的东部和北部向气旋的西部和西南部输送,从而形成了卫星云图上的T-bone结构和暖锋后弯现象。
【作者单位】: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江西省气象台;
【关键词】温带气旋 云图特征 暖锋后弯 结构特征 成因分析
【基金】: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MAYBY2015-039,CMAYBY2015-096,CMAYBY2015-097)
【分类号】:P443
【正文快照】:
引言1922年Bjerknes等[1-3]利用他们先前的研究和中尺度观测网提出了经典温带气旋发展和演变的概念模型,即挪威气旋模型,这种冷锋赶上暖锋而形成锢囚锋的特征[4]是冷锋锋区和冷锋云带较强。随着中尺度试验的开展和卫星云图的使用,科学家对温带气旋及锋面的概念模型有了新的认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一次温带气旋的同化试验    朱业;翟国庆;刘瑞;徐慧燕;苏涛;

谈冬季北太平洋的温带气旋    陈云山;

影响靖宇地区温带气旋的统计分析    蔡秀华;陈辉;曹鸿兴;吕文忠;

影响我国温带气旋过程的长期遂日预报方法    战淑芸,林玉英

基于数据库的温带气旋相似路径预报方法    孙庆阶

台风在东北地区变温带气旋及其暴雨分析    林楠;蒋尚城;

东亚温带气旋及其长期预报(一)——气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战淑芸,杨淑瑞,林玉英,王咏亮

爆发性与非爆发性海洋温带气旋    仪清菊,陈文玉,魏进武

西北太平洋温带气旋中波浪的分布特征    杨亚新;范德新;

辽东东探区温带气旋风暴减水重现值估计    董胜;周冲;陈同彦;

浅谈冬季北太平洋温带气旋的认识    陈云山;

日本传真图对西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温带气旋预报准确率初步分析    程文才;王小金;朱丹;

北太平洋温带气旋的气候概况    齐桂英;

水汽图像和卫星导风叠合图上关于温带气旋天气系统发展的先兆信息    李云;许健民;

大风为何袭扰江浙沪    本报记者 刘毅

北美北大西洋地区温带气旋活动的特征研究    付强

北太平洋温带气旋统计分析研究    张崇耀

 
关键词: 温带气旋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