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生物质能 > 正文

旱作条件下轮作模式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碳平衡的影响

关注热度:95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张青 李慧瑛 孙媛 谭春荐 郝雯辉 任广鑫 冯永忠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为稳定农田土壤碳库,减少土壤碳元素流失,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内试验基地开展为期2a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麦豆轮作及秸秆覆盖量对土壤碳平衡影响。以麦闲轮作秸秆不还田(S0)、秸秆全量还田(S1)、秸秆半量还田(S1/2)为对照,设置麦豆轮作S0、S1、S1/2等处理,采用GXH-3010E1型便携式红外线分析仪及重铬酸钾加热法分别测定土壤碳排放通量和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结果表明,2a试验期间,单位空间土壤(1m3)有机碳储量均发生变化,麦闲轮作土壤有机碳储量提升0.92×105 kg·m-3,麦豆轮作提升2.11×105 kg·m-3。其中,麦闲轮作S1/2处理增加1.64×105 kg·m-3,S1处理增加3.63×105 kg·m-3;麦豆轮作S1/2处理增加0.45×105 kg·m-3,S1处理保持稳定。观测期内麦闲地土壤碳排放通量最高值为9 000kg·m-2·h-1,麦豆地最高值为6 000kg·m-2·h-1;与麦闲区相比,麦豆轮作区碳排放总量降低了1.36×103 kg·m-2,S1/2处理碳排放总量最低。在黄土旱区实行少耕麦豆轮作半量秸秆还田有助于稳定土壤碳库减少土壤碳排放。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轮作 秸秆还田 有机碳质量分数 碳储量 碳通量
【基金】:“十二五”公益性(农业)行业专项(201103001)
【分类号】:S153
【正文快照】:
土壤碳循环在全球气候变暖中有重要作用,由于全球长期及大面积的农垦,使得土壤与大气之间的碳循环平衡遭到破坏,土壤碳库流失严重[1-2],源于土壤中的碳绝大部分进入大气中加剧温室效应,寻求实现土壤碳汇功能,减少CO2排放的措施刻不容缓。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同的栽培模式影响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三峡水库消落带湿地生态友好型利用探讨    袁兴中;熊森;李波;徐静波;刘红;王强;

Carbon Dioxide, Methane, and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from a Rice-Wheat Rotation as Affected by Crop Residue Incorporation and Temperature    邹建文,黄耀,宗良纲,郑循华,王跃思

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呼吸与碳平衡的研究    黄斌;王敬国;龚元石;Karl Stahr;杨倩;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    路文涛;贾志宽;张鹏;王维;侯贤清;杨保平;李永平;

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碳库及结构的影响    胡乃娟;张四伟;杨敏芳;顾克军;韩新忠;张政文;卞新民;朱利群;

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潜力研究进展    张国盛,黄高宝

区域土壤有机碳密度及碳储量计算方法探讨    徐艳,张凤荣,段增强,张琳,孔祥斌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土有机碳分布变异及其矿化动态的影响    马力;杨林章;慈恩;程月琴;王岩;沈明星;殷士学;

土壤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李海防;夏汉平;熊燕梅;张杏锋;

西南喀斯特地区轮作旱地土壤CO_2通量    房彬;李心清;程建中;王兵;程红光;张立科;杨放;

寿光日光温室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丁光国;李登秋;丁昶;

土壤有机质分解与转化的驱动因素    关松;窦森;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刘春梅;

温度升高对湿地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王洋;刘景双;窦晶鑫;赵光影;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研究进展与问题    常顺利,杨洪晓,葛剑平

黄土高原云雾山草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分布特征    李金芬;程积民;刘伟;古晓林;

黄土高原中部草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及碳储量    刘伟;程积民;陈芙蓉;高阳;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无机碳库研究    许乃政;张桃林;王兴祥;刘红樱;梁晓红;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有机碳库研究    许乃政;张桃林;王兴祥;刘红樱;

施氮对稻麦轮作系统综合增温潜势的影响    李小礼;韦灵林;李秀明;王伟;

土壤碳汇能力衰退的生物炭修复    孟静静;刘静宇;黄少鹏;

不同采伐方式对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    海龙;王树森;周梅;魏江生;赵鹏武;苏日娜;宋彩玲;

不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对北方传统农耕区土壤养分含量及垂直分布影响    张心昱;陈利顶;李琪;齐鑫;杨爽;马岩;吕一河;

沟埋还田不同埋草量对冬季稻田CO_2排放的影响    高文玲;卞新民;吴洁;郭伟;孙金福;李胜;杜磊;石建福;

江苏省两种有机物料的稻田土壤固碳有效性评价    张玉华;宋成军;刘东生;张艳丽;徐哲;李想;王延昌;

区域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农户经济学解释    徐艳;张凤荣;

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变化——以塔里木河下游为例    杨玉海;陈亚宁;李卫红;翟军;

秸秆还田对免耕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碳固定的影响    李成芳;寇志奎;张枝盛;曹凑贵;吴海亚;翟中兵;梅少华;

土地利用变化、利用管理与城市碳排放研究进展与展望    陈银蓉;梅昀;黎孔清;

杭州湾滨海湿地CH_4排放通量的初步研究    王蒙;吴明;邵学新;

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    沙晨燕

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    赖力

有机废弃物CO_2施肥发酵过程中基质理化性状变化及残渣培肥土壤的作用    李玲玲

中国茶园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    李世玉

免耕方式对燕麦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性状的影响    张志栋

吉林西部水田土壤碳库时空模拟及水稻生产的碳足迹研究    徐小明

南极苔原温室气体通量时空变化规律与产生机理研究    刘雅淑

人工湿地减排温室气体估算研究    潘涛

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交换及其环境响应    方显瑞

黄土高原农业土地利用对土壤呼吸与有机碳贮量的影响    陈先江

等高绿篱—农业复合系统土壤CO_2和N_2O排放特征    莫琼

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乐丽鑫

安徽省“自然—经济”复合系统碳收支估算及其特征研究    孙秀丽

武夷山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卢茜

艾比湖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垂直分布研究    徐欢欢

湘中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的碳氮含量及质量评价    洪瑜

杉木林地不同更新方式土壤碳氮垂直分布及碳库管理指数    徐桂林

灌溉方式对保护地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剖面分布的影响    韩琳

围封和放牧对辽西北沙化草地植被恢复与土壤肥力提高的影响    孔玉华

蒜棉、麦棉套作对棉田土壤微生物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赵庆龙

稻草还田免耕抛栽对杂交晚稻立苗速率及产量的影响    吴建富;潘晓华;石庆华;

秸秆还田对稻麦产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吴家旺;朱小梅;薛良鹏;汪南雁;

微生物介导的土壤甲烷循环及全球变化研究    冯虎元,程国栋,安黎哲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土壤呼吸的研究    周存宇,周国逸,王迎红,张德强,刘世忠,王跃思,孙扬

农田土壤生态系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CO_2排放特征研究    张国明;郭李萍;史培军;林而达;王静爱;缪驰远;

三峡水库库岸生态环境治理对策初探    刘云峰;

贵州山区石灰土侵蚀及石漠化的地质原因分析    郑永春,王世杰

三峡水库水位涨落带土地资源的初步研究    刁承泰,黄京鸿

三峡水库消落带湿地碳排放生态调控的科学思考    袁兴中;刘红;王建修;王强;肖红艳;

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友好型利用途径探索——以基塘工程为例    熊森;李波;肖红艳;袁兴中;陈忠礼;

不同尺度区域农田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变化    许信旺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剖面有机碳分布特征与积累现状    张文菊,吴金水,肖和艾,童成立

三江平原湿地沉积有机碳密度和碳储量变异分析    张文菊,吴金水,童成立,杨钙仁,胡荣桂,唐国勇

山东省森林有机碳储量及其动态的研究    张德全,桑卫国,李曰峰,王宗泉,盖文杰

长期施肥红壤矿物颗粒结合有机碳储量及其固定速率    佟小刚;王伯仁;徐明岗;张文菊;

亚热带丘陵几种林地土壤剖面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的分布    李洁;盛浩;周萍;袁红;廖超林;黄运湘;张杨珠;

子午岭次生林区植被中有机碳的储量    王百群,吴金水,吴振海

中国东部地区典型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储量分析    张城;王绍强;于贵瑞;何洪林;张文娟;王伯伦;陈庆美;吴志峰;

长期耕作水稻土的有机碳分布和稳定碳同位素特征    慈恩;杨林章;马力;唐玉姝;程月琴;殷士学;

异速模型评估森林植被生物量有机碳储量(英文)    Mohammed Alamgir;M.Al-Amin;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土壤剖面有机碳及全氮分布与积累特征    石福臣;李瑞利;王绍强;Sasa Kaichiro;

浙江省水稻土有机碳库储量估算和比较研究    周银;郭燕;史舟;

湘中丘陵区不同经营类型毛竹林土壤热水浸提有机碳垂直分布与季节动态    漆良华;范少辉;艾文胜;毛超;孟勇;

紫色水稻土有机碳固定及碳汇效应    黄雪夏

农业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与土壤升温对水稻土有机碳矿化和CO_2排放的影响    张旭辉

太湖地区水稻土有机碳演变模拟的尺度效应研究    张黎明

辽河源主要森林类型有机碳储量及影响因子的研究    马旺

黑龙江省黑土不同形态有机碳变化特征研究    刘颖

土地利用对吉林省东部泥炭地有机碳储量影响研究    孙玥

黑龙江省黑土有机碳的研究    刘丽

黄土丘陵区深层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及来源    张金

黄土丘陵区深层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研究    马昕昕

长期不同施肥和管理措施对塿土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任卫东

长期施肥对红壤不同来源有机碳组分及周转的影响    张敬业

不同尺度紫色水稻土有机碳分布及储量研究    唐晓红

川中丘陵区紫色土有机碳分布、储量及影响因素    何鹏

 
关键词: 轮作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