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地热能 > 正文

地热能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性能分析

关注热度:263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郭丛 杜小泽 杨立军 杨勇平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针对中低温地热能发电,建立基于蒸发器夹点温差位置的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性能分析模型。以R245fa、R290和R600a工质为例,计算并分析了在不同蒸发器热源侧出口温度下,系统输出功率、单位面积的输出功率、蒸发压力、热效率和火用效率随蒸发器热源侧出口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工质的最佳运行工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源出口水温的升高,存在一个最佳蒸发器热源侧出口温度,使得循环的输出功率和有回热装置时的单位面积输出功率最大;对于≤135℃的地热能,更适用于亚临界ORC;回热器的加入可增加系统循环效率,但其对循环最优蒸发压力几乎无影响。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地热发电 有机朗肯循环 蒸发器 输出功率 蒸发压力 热效率 火用效率 循环效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361108)
【分类号】:TM616
【正文快照】:
随着化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使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作为储备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地热能发电被认为是具有可持续利用前途的有效电力生产方式之一[1-2]。地热能按照温度的高低可以划分为高温(220℃)、中温(100~220℃)和低温(100℃)3种,干蒸汽闪蒸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利用天然气冷量的朗肯循环发电流程的工艺模拟    朱鸿梅;孙恒;舒丹;

前景可望的加里纳循环    A. I. Kalina;H. M. Leibowitz;徐鋆;

基于朗肯循环的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模型探讨    曹峰;

用低沸点工质的朗肯循环(ORC)方法回收低位工业余热    张红

蒸汽动力循环参数对循环效率的影响    朱芳;王培红;

串联闭链式循环系统的改进    张国强;蔡睿贤;

液化天然气冷量利用发电方案探讨    游立新,陈玲华

卡林那循环用于联合循环发电前景看好    屠珊

蒸发式冷凝器用于火电厂冷却系统中的可行性分析    郭胜江,陈国邦,董兴杰

蒸发式冷凝器用于火电厂冷却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包卫

高耗能行业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朱亚东;徐建;吕进;于立军;

海洋温差氨-水非共沸混合工质朗肯循环系统研究    刘伟民;高铁瑜;陈凤云;钱继杨;高松涛;

LNG冷能梯级利用系统优化研究    杨红昌;鹿院卫;马重芳;

中低温地热双循环发电技术发展与应用    马伟斌;邓帅;龚宇烈;

LNG冷能发电方案的设计与优化    杨红昌;鹿院卫;马重芳;

核电厂二回路热力系统运行热经济性评价方法研究    吴喜军;李勇;张毅;李未勤;

太阳能与低温余热联合发电系统性能研究    李新禹;徐杰;

电网调峰方式的探讨与选择    王涛;屠珊;董宝光;刘艳;

2010上海世博会上海企业联合馆太阳能光热发电展示项目——90℃热水发电    

新能源与蒸汽系统联合循环    屠珊;张仲民;

中美携手实现节能减排循环利用    本报记者 李胜永 实习记者 薛然

有机朗肯循环低温烟气余热发电系统实验研究及动态特性仿真    王志奇

低温地热发电循环理论优化与有机工质朗肯循环性能实验研究    张圣君

电厂热力系统节能分析方法研究    闫水保

基于太阳能的有机朗肯循环低温热发电系统的研究    叶依林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低温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建模与控制    单田雨

低温烟气余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建模与控制    李燕斌

有机朗肯循环中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理论研究    冯驯

有机工质朗肯循环的热力性能分析和关键部件研制    李昀竹

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的热稳定性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商晶

烟气余热利用过程的建模与控制    张文芳

中低温余热发电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性能分析及优化研究    徐建

低温余热发电有机朗肯循环过程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    周业里

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李慧

 
关键词: 地热发电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