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说 > 风能 > 正文

有关环境污染的心得体会

关注热度:66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专家解说】:西湖三面云山,中涵碧水。湖上水波潋滟,游船点点,一湖(西湖)、二塔(保俶塔、雷峰塔)、三岛(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三堤(苏堤、白堤、杨公堤) 形成了一湖映双塔、湖中镶三岛、三堤凌碧波的奇观胜景。沿湖地带绿荫环抱,画桥烟柳,云树笼纱;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人间美景令人惊叹,心醉神驰。
太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泊,身处其中,它的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抬眼望去,水天相连,一望无垠,蔚为壮观。但同样壮观的却是一池臭水。湖水乌黑,混浊不清,局部湖面缓缓流动着绿油油的“油漆水” ,偶尔还能见到漂浮的死鱼。湖水散发出难闻的腥臭异味,在几公里外都能闻到。想象中的水鸟翩翩,云帆点点荡然无存。真是不知范蠡西施如何泛舟。
导游介绍说,这绿油油的的东西是蓝藻。太湖污染日益严重,连年爆发蓝藻,今年更是提前大规模爆发。蓝藻爆发,湖水臭不可闻,鱼虾荡然无存。太湖畔素有“太湖明珠”之称的无锡水质也受到污染,整个锡城笼罩在巨大的腥臭之中。全城所有管道水、井水全部变臭,连洗衣、洗澡都不能。手机信息中更流传一新编太湖美:太湖霉呀太湖霉,霉就霉在太湖水,水面有蓝藻哪,水下有淤泥哪,水面蓝藻蓝,水底淤泥黑,臭水流进千万家,垃圾绕湖蚊虫飞,太湖霉呀,太湖霉!
据了解,历史上的西湖自清朝嘉庆以后的150年里,由于保护不力,西湖风景区逐渐黯然失色。雷峰塔轰然倒塌,杨公堤淹没于湖田间。西湖全景残缺不全,人们只能从梦中寻觅。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下大力气整治,逐步恢复了西湖的秀美。但由于历史原因,西湖风景区的面积仍在缩小。西湖及周边地区大量宝贵的公共资源,一度被一些单位、个人占有。诗人笔下水光涟艳的西湖水也面临污染的威胁。在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实施之前,沿湖所有单位和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直接排入西湖。特别是湖西地区,污染现象严重。由于含氮量超标,西湖的水质被国家环保总局判为劣五类水体,“天堂明珠”蒙受尘垢。
进入新世纪,杭州市大力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该工程坚守保护第一、生态优先、传承历史、突出文脉的原则,以西湖核心景区为重点,涉及生态保护、环境美化、文脉延续、景观修复、水质治理、建筑整治等多方面内容,自2002年起,相继对西湖的“东南西北中”进行了全方位地保护和整治。如今的西湖,湖水月月更新,湖区周围一派勃勃生机的新气象新面貌,市民深感身居天堂的幸福,国内外游人也有口皆碑。
太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泊,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凡到过太湖的人,无不交口称赞那里的碧水翠峰、绿柳雪鹭、白帆红菱、银鱼青虾……湖畔的无锡,更是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而如今身处长三角核心地区的太湖流域,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相当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但环境治理却跟不上经济的飞速发展。
高强度的开发使用水量急剧膨胀,接踵而来的是污水、废水的大量吐出,致使太湖水体受污染日益严重。20世纪60年代,太湖水体属1-2类;等到了90年代太湖水体平均降至4类,其中有三分之一湖区的水体已沦为5类。4-5类水水体混浊不清,散发难闻异味,不符合饮用水标准。水环境的恶化,水生态系统的破坏造成水质型缺水,制约和阻碍了太湖流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面对太湖受污染的严峻形势,国务院有关部委和苏浙沪二省一市高度重视。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先后投资上百亿元开展了大规模的治理太湖水污染运动。然而治理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一些专家评价,如今太湖的污染状况令人“触目惊心”!
两片水域的不同经历让我们看到了环境污染的对人类生活、生存的影响,以及对环境污染有效治理后的成果、环境治理不力的严重后果、环境治理无效的无奈。环境与人类生活、生存息息相关,人类如果只顾自身的利益,强求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必将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为了人类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现代社会,电能已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但众所周知,它也存在着污染。在电能的形成过程中,如火力发电厂的烟气、灰渣造成的常规环境污染、核电站可能造成的核辐射污染,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可能出现的生态平衡问题等等。电能形成后,在传递、变换过程中电磁波辐射造成的环境污染等等。 为了电能长久地、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为社会服务,我们应当控制电力工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唯一以能源、电力为学科特色的大学,已设置专业涉及火电、核电、水电等电力工程方向。始建于1978年的环境工程专业,是我国电力行业最早成立的环境类专业之一,其所属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培养电力系统及其它行业所需的环境治理与管理方面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近年来拓展水电、核电、风电等新型洁净能源学科,去年创办了国际上第一个“风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今年又在融合电气、动力、机械、自动化、水电等学科的基础上,成立中国首家可再生能源学院,重点开展水电、风电、生物能源和太阳能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和潮汐等非化石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对保障能源安全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学校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7万余名毕业生,他们中许多人已经成为相应领域的优秀拔尖人才,成为我国电力行业的骨干力量,为国家电力工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直以来,我们的环境工程为控制电力工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今天我们拓展可再生能源,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明天,我们将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继续不懈努力。相信面临能源与环保的挑战,华北电力大学必将为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新世纪写下辉煌的一页.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以下相关问题

  • 有关环境污染的心得体会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以下相关关键词

环境污染心得体会    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    有关环境污染的图片    有关环境污染的论文    有关环境污染的ppt    有关环境污染的视频    有关环境污染的作文    有关环境污染的新闻    
 
关键词: 环境污染

[ 专家说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专家说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资讯
热门推荐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