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说 > 新能源汽车 > 正文

精彩世博,和谐上海征文怎么写,2000字以内。800字以上。不要抄袭,好的话分数有多加。

关注热度:67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专家解说】:最佳答案“中国政府对参与哥本哈根会议的态度一直是积极和建设性的。”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进入到关键阶段的时候,中国不但在政府层面表明态度,同样,清洁能源利用和环保高科技产业正成为中国经济的主题之一。中国在全球气候中的贡献,明年5月正式开幕的上海世博会将向世界交出答案,与此同时,世博会也将成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最大试验田。 世博低碳涉及每一名参观者 在美国环保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杜丹德看来,2010年世博会的场馆建设及拆除、参观者出行、参展商及演艺活动将造成大量的碳排放。“世博期间各种碳排放中10%左右为场馆建设,至于参展者及演艺活动碳排放不到1%,而剩余的80%以上为参观者出行碳排放,也就是参观者从居住地到世博会地点的出行带来最大量的碳排放。” “184天,将有7000万人次的国内外参观者。若世博会绿色出行的话,会更好地诠释世博会口号。”杜丹德说,在“迎世博”、“世博会会期”和“后世博”三个阶段,“世博绿色出行”活动将以“绿色出行网上计算器”、“绿色出行承诺卡”、“绿色出行穿越长三角”、“绿色出行游世博”等丰富有趣的活动形式与公众互动。 与此同时,上海世博会召开之际,上海将拥有超过42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和更加完善的巴士交通网络,所有上路的新车将于2009年11月提前实施“国四”标准,高污染车辆限行范围已于2009年8月起扩大到中环线,同时将投运超过1000辆新能源汽车。 上海世博会还将积极鼓励个人、企业以及有关机构购买碳减排指标。今年6月份发布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绿色指南》针对世博会的参观者就明确提出了:乘坐国际航班或国内航班前往参观,建议购买碳信用额度,抵偿由此产生的碳排放。上海市环保部门还呼吁,希望上海世博会的参观者尽量选择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积极抵消世博出行造成的碳排放。 至于世博园区内,主办者希望能够实现零碳排放。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国内参展顾问黄耀诚表示,世博会上将广泛使用电瓶车,在园区内大规模开发太阳能,广泛使用被称为21世纪光源的半导体照明,全方位利用自然光照明,通过直射原理,把阳光采集下来,减少电能的消耗。 低碳经济让企业有利可图 当然,低碳世博并不仅仅是停留在理念的宣传上。作为一个技术和经济的全方位展示平台,明年世博会期间在展示最新低碳技术的同时,以企业为主体的低碳经济也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低碳行业有一个流行词,那就是“Greenisgreen”,分拆开来,第一个“Green”是指绿色、环保和低碳,而第二个“Green”则是指绿色的美元,按字面意思理解,就是“绿色商机”。也正是基于良好的赢利预期,企业在世博会上展示的各种低碳产品将成为世博会上一大亮点。 今年3月,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将首批环保车辆交到了上海世博局的手中。作为上海世博会的全球合作伙伴联合成员,上汽集团承担了所有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超级电容的大客车、轿车及低速观光车等车辆的开发任务。 事实上,低碳环保车型也正是上汽集团的未来发展方向。据了解,2009年10月,纯电动、超级电容、混合动力大巴已经批量生产;2010年1月,世博纯电动工作用车开始生产准备,世博燃料电池观光车开始批量生产;2010年2月,国家863项目燃料电池轿车和上汽Plugin燃料电池轿车开始批量试制。 而在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农克强看来,环保能源产品未来大有“钱”途。“西门子的环保能源收益年平均增长10.5%,预计2010年环保订单达到40亿欧元。”农克强说,从全球能源发展来看,预计今后20年,能源消费中,化学能源会从2008年的68%下降到60%,可再生能源比重从3%上升到14%。“在能源结构和传输使用方面,创新的低碳技术是非常关键的。” 与西门子同样,同样作为国际新能源利用的另一家巨头,GE在12月13日公布的一份销售数据中显示,绿色创想产品正在成为GE中国区的新赢利增长点,前三季度销售收入达到6.5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近50%的增长。 低碳“钱”景改变企业未来战略 正是基于良好的市场预期,企业纷纷加大了在低碳经济上投入的力度。按照此前CE公布的数据,其2010年计划在绿色环保研发领域的投入将追加至15亿美元,并强化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关系。在11月份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GE借机与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企业签下30多项合作备忘录,而内容多集中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 GE绿色创想中国区总经理谢崇伟认为:“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上,中国政府刚刚宣布在2020年单位GDP减少碳排放40%-45%的目标,这为节能环保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了巨大的机会。GE将利用绿色创想产品及解决方案的技术优势,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 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吕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应对未来国际竞争,企业应该有更长远的战略眼光。“国外的大公司给我印象非常深刻,他们每年投入10亿美元研发,作为战略研发,他们看到的是20年后的回报。希望更多中国企业也能看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大量的投资资金正在等待着中国环保产品企业的出现。在凯鹏华盈中国基金副总裁赵勇看来,太阳能行业在未来5至10年之内一定会有颠覆性的技术出现。“全球最好的尤其是从事过半导体行业的一批人才,正积极转向太阳能行业,创造新的突破机会。”他说,鉴于中国拥有制造业的成本和供应链优势、工程师人才和巨大的国内市场,中国有很大的机会在这一波太阳能浪潮里取得全球领先地位,并改变这一领域的游戏规则。“10年前我们投入过阿里巴巴和百度,最近我们更多地关注新能源和环保。”
 
关键词: 上海 分数

[ 专家说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专家说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资讯
热门推荐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