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说 > 核能原子能 > 正文

我国科技发展成就(简要)

关注热度:243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专家解说】:三十年来科技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一、 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队伍不断壮大 改革开放以来,为确保国家科技发展战屡和各项科技发展计划的顺利实施,我国对科技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强,科技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队伍不断壮大,为各项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和大批科技成果的涌现创造了良好条件。 首先,近年来,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支出中对科技的投入逐年增加。2008年最新数据显示,全国财政科技拨款总额达到了2581.8亿元,比上年增加468.3亿元,增长22.2%,继续保持2000年以来的高增长态势。财政科技拨款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12%。 其次,截至2008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4600万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约为2000万,本科及以上学历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赶上并超过美国。R&D人员总量为196.5万人年,R&D科学家工程师总量达到159.2万人年。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人员分别为15.4万人年、28.9万人年和152.2万人年。中央政府研究机构从业人员达到61.5万人,科技活动人员48.8万人,科学家工程师达到37.3万人。研究机构的科技活动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有2.59万人,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员有7.22万人。研究机构R&D经费达到811.3亿元,R&D人员为26万人年。研究机构用于R&D活动的经费占科技活动支出的比重达到了65.4%。 二 、创新体系建设取得进展,企业在科技活动中的主题地位日益显现 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仅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近年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尤其是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稳固,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愈发明显。 据2008年数据统计显示,全球研发经费突破一万亿美元。中国R&D经费总支出为4616.0亿元,位居世界第四位。R&D经费与GDP之比为1.47%。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达到5220.4亿元,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额达5040.7亿元,R&D经费支出2681.3亿元,R&D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为0.84%。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R&D人员在三大执行部门的分布情况是:企业约占73.2%,研究机构占13.2%,高等学校占13.5%。研究机构自1999年进行改制改革以来,其R&D人员数量占全国的比重一直在下降,高等学校的R&D人员虽然数量增长,但占全国的比重同样在逐年下降,唯有企业R&D人员数量及其占全国的比重在不断增长。我国企业R&D人员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于2000年达到50%,此后这一比例持续上升,2008年上升到73.2%,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从R&D人才队伍的分布看,企业已经成为我国R&D活动的主体。全国R&D人员的增长主要来自企业。 三、 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 为跟踪世界靠科技发展前沿,我国自1986年开始实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二十多年来,863计划顺利实施,使我国在高性能计算机研制、微电子装配、能源技术、生物和现代农业、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掌握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和产生核心技术,培育了一批新兴产业的生长点,培养和聚集了一批高技术创新性人才和团队,为我国高技术研发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据统计,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7574.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出口额4156.1亿美元,进口额3418.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5%和19.1%。贸易顺差继续增大,达到737.86亿美元,是上年的1.21倍。外商独资企业占高技术产品出口与进口的比重为67.6%和62.6%。进料加工贸易在出口额中所占比重为71.7%。计算机与通信技术领域出口额达到3084.5亿美元,占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74.2%。 四、 科技产出成绩斐然,重大成果振奋人心。 (一)科技奖励凸现成就,重要成果层出不穷 据统计,从1981年到2007年,我国共累计取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74.6万项;累计颁发国家自然科学奖84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9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0099项;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吴孟超、叶笃正、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等十二位科学家获得2000年开始评选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获得了国家奖励。这些重要成果的取得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尖端领域涌现出了一系列有着深远影响的重大成果。 (二)各个领域硕果累累,重大成果影响深远 在航天科学领域,我国不仅掌握了卫星回收和一箭多星等技术,还迎来了两座新的里程碑: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特别是“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突破;而神七上天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神舟”七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中的第一阶段最核心、最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是为我国建立宇宙空间站打好前哨战,在我国航天事业三部曲中属于承上启下重要作用。神舟七号首次搭载三名航天员升空,并且在轨运行中要实现一名航天员出舱行走,并释放一颗伴飞小卫星。这意味着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在太空中留下中华民族的脚印,也为今后的载人航天后续工程及其以后的探月工程和远地外太空探测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开端。在国防领域方面,则标志着我国已经初步具有进行太空防卫战的能力。神舟七号和神舟六号飞船一样,具有太空变轨能力,这对突破敌方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释放伴飞小卫星,则预示着中国已经具有了在太空猎星的能力。而“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中国航天成功跨入深空探测的新领域。 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量子信息领域避错码被国际公认为量子信息领域最令人激动的成果,纳米电子学超高密度信息存储研究获突破性进展,6000米自制水下机器人完成洋底调查任务,每秒峰值运算速度10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曙光4000A系统正式启用,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问世。 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完成水稻基因图谱的绘制,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另一个称号是“中国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基因绘制图,首次定位和克隆了神经性高频耳聋基因、乳光牙本质Ⅱ型、汉孔角化症等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体细胞克隆羊、转基因试管牛以及重大疾病的基因测序和诊断治疗技术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此外,三峡工程成功完成,水库蓄水成功、永久船闸通航、首批发电机组全部投产,许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记录;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成功解决冻土施工的世界性难题;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成功建成并投入使用;材料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地球系统科学、新能源技术、原子能技术、高能物理等各个新老学科均涌现出了一批较有影响、意义深远的重大成果。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以下相关问题

  • 我国最新科技发展成就资料
  • 我国科技发展新成就或科技
  • 我国科技发展的成就;我国科技与外国科技的差距。
  •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以下相关关键词

我国科技发展成就    我国科技发展新成就    我国科技成就    我国科技方面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科技成就    2016年我国科技成就    2015年我国科技成就    我国古代科技成就    
 
关键词: 我国 科技成就

[ 专家说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专家说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资讯
热门推荐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