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说 > 石油 > 正文

关于西方文明史的论文可以写些什么啊

关注热度:229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专家解说】:《世界文明史》——血泪中传承的神圣 “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 ——《申命记》如此的虔诚,如此的智慧,如此的苦难却如此的坚韧。他们失去自己的家园两千年,他们在世界上颠沛流离两千年,他们饱受战火、杀戮和屈辱两千年,但是他们却不可思议的保住了民族的血统、智慧和信仰。他们,就是古老的希伯来人,他们是与上帝订约的子民,他们来自公元前2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他们带来了上帝和先知的福音,为世界的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我们谈到希伯来人(犹太人),往往想到的是绝顶聪明的大商巨贾,震惊世界的科学家,还有那个沙漠中建立起来的小小国家以色列。虽然那只是一个遥远的小领土,却以战火和发达无时不刻的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犹太几千年来颠沛流离却保留了一个伟大民族的神奇事实,犹太人在科学与经商中令人惊叹的能力,犹太民族对他们信仰的执著和对世界宗教的启蒙意义,犹太人与巴勒斯坦地区伊斯兰人千年渊源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恩仇……这一切太让我们惊叹与好奇,那请随我,翻开那千年的传奇与故事,去阅读希伯来人为我们留下的,无比瑰丽的文明画卷。公元前2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静静躺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怀抱里面。那时候伊朗高原还不是一片荒漠,人们还没有在沙特阿拉伯境内发现珍贵的石油。在美洲大陆还是洪荒岁月的时候,这里早就送走了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文化的灿烂,迎来了古巴比伦以汉谟拉比法典和楔形文字闻名于世的文明。同样操着闪米特语系的阿拉伯人、希伯来人和埃塞俄比亚人就和睦的生活在那里。其中先祖是亚伯拉罕的希伯来人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逐渐的迁往叙利亚(古称迦南),后又逐渐的前往埃及。他们的首领雅各通宵与天使搏斗,被认为是上帝的卫士,从此,这个民族称自己为“以色列人”(上帝的卫士)。但是,埃及并不是美丽的家园。新埃及的法老们不再信奉古老埃及和平温和的统治方式,而是搜寻着越来越多的奴隶和异族人来充实自己的军队、建设自己的宫室和陵墓。以色列人的伟大领袖,亚伯拉罕的后裔摩西,跟随上帝耶和华的指点带领族人寻找那流淌着牛奶和蜜的家园,那红海边的迦南。在无边的沙漠中摩西与上帝订约,从此他们自称上帝的子民,这种民族的荣耀鼓舞他们在几千年无比的困境中生存,传承他们的信仰和血缘。然而他们的苦难还远远没有结束。他们迎来了能征善战的腓力斯丁人的入侵(巴勒斯坦即“腓力斯丁人的国家”之意),从此开始了他们与巴勒斯坦人年年的恩怨。以色列人击败了他们把他们赶到了红海边,希伯来人第一次有了统一的国家,他们在国王扫罗、大卫和所罗门王的统治下过了两百年繁荣快乐的日子,在耶路撒冷建立了他们宏伟的神庙和神圣的首都。然而,外来的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希腊人一次次的入侵,一次次的奴役了他们,一次次的捣毁他们耶路撒冷的圣殿。公元70年,罗马皇帝入侵这里,彻底毁灭了这里的一切,古老的希伯来人的后裔从此失去了自己的家园,流亡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开始了他们在血泪中创造神圣的千年传说。谈到犹太人,就不得不谈到的就是他们的宗教。正是这个民族先哲们进步的宗教观念,指明了世界现代宗教的方向。在希伯来人的耶和华之前,古老的埃及人还一心敬奉着无形的太阳神和尼罗河之神奥西里斯,而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也信奉着那种无形的自然力量,那种使万物生长和繁衍的“神力”。这些对于自然神力的崇拜仍来源自人类祖先敬畏自然,顺从自然的原始惯性。希伯来人却第一次开始崇信人性的神,唯一的神。使他们第一次意识到人类自身的力量是最伟大的,也为今后千年来人类科学的发展和不断改造自然奠定了心理的基础。(西方宗教中不再执著于自然的崇拜,所以他们敢于砍树修路和建造灌溉系统,不必担心触犯了树神与河流之神的神威。)犹太人对于宗教的虔诚与执著令世人震撼。在那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不论多么的疾苦与贫困,他们从未放弃过对耶和华的崇敬。他们用古老的希伯来仪式在任何条件下坚持祷告,他们向上帝敬奉他们最好的祭品,他们只和信奉犹太教的希伯来后人缔结姻亲。即使在思想极其自由,世界文化极度融合的今天,犹太人依然用他们的方式紧紧珍存古老的传统,我们在没有国界的流行文化中甚至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热门连续剧《Sex And The City》中夏洛特与一名犹太男子深深相爱,男子却最终等到夏洛特皈依犹太教后与她结为眷侣;而《Friends》中身为犹太人的洛斯和莫尼卡兄妹,永远不会忘记在圣诞树下点起光明节的蜡烛,并且告诉他们的后代记住犹太人光明节的传说和欢乐。犹太人对于民族和传统从来都没有忘记,这也是他们可以在颠沛和苦难中保留住他们古老希伯来光辉的原因。两千年的失散家园,两千年的屈辱和流离,两千年不同民族的践踏的铁蹄。他们在罗马人的奴役中顽强的颂唱圣经,他们在中世纪欧洲基督教的镇压中念诵着救世主的箴言,他们在希特勒法西斯的残酷杀戮中珍存着民族的希望……他们坚信着,耶和华最终会带领他们回到那流淌着牛奶和蜜的美丽家园,他们会重新拥有神圣的耶路撒冷和宏伟的圣殿。是的,这些古老的希伯来人的后裔用他们执著的宗教创造了奇迹。我们知道,希伯来人的宗教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源头,也就是说,使他建立了西方世界的心灵基础。那么是什么组成了如此有力的宗教教义呢?了解他们的教义,才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民族生存的奇迹。犹太教的核心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彻底的一神论——即只有耶和华才是真正的上帝,其余的神则是伪神;其二是耶和华是正义与行善之神,世上的罪恶源自于人类而非他;其三是耶和华最为注重的是子民的道德,注重世间的公平与正义,而不注重礼仪与祭祀。最令人动容的犹太教精髓的诗篇来自于先知阿莫斯转达的圣谕:我厌恶你们的节期,也不喜悦你们的严肃会,你们虽然向我献燔祭和素祭,我却不悦纳,也不愿你们用肥畜献的平安祭,要是你们歌唱的声音远离我,因为我不听你们弹琴的响声,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阿莫斯书》从中,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犹太人与伊斯兰民族在巴勒斯坦地区不断的恩仇与战火。腓力斯丁人的后人巴勒斯坦人与周边的阿拉伯人一样信奉伊斯兰教。真主安拉是他们唯一的神,耶稣只是一个值得敬仰的先知。伊斯兰人需要耶路撒冷,不但因为那是居住了上千年的家园,更因为在伊斯兰教中通过末日审判去往天堂的大门就在耶路撒冷。而我们也早已清楚,犹太人对于家园的执著向往和对于耶路撒冷圣殿的痴狂。两种同源的宗教发生了冲突,这种心灵的摩擦导致了今天的鲜血和战火。我们无法责怪犹太人。在两千年的颠沛流离后他们奇迹的生存下来,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中回到了梦中的家园,在联合国的支持下建立了自己失落已久的国家以色列。那是一个小而坚强的国家。他们的国人在沙漠中用最先进的科技丰收粮食和蔬果,在荒原上建造洋房和美丽的花园。短短的五六十年,他们的国家富足而强盛。然而我们也无法责怪巴勒斯坦人。毕竟那里是他们居住了千年的家,哪里有他们伊斯兰的礼拜堂和虔诚的弥撒,他们也不能接受土地被突然的割让,在弥撒的圣歌中混入不和谐的祷告。他们只有一次又一次的来到耶路撒冷的哭墙,悲恸亲人在与以色列人的战斗中丧生,也去寻找那失落在他国领土上伊斯兰人自己去往天堂的大门。历史造就了太多悲剧。灿烂的文明竟然也是如此。两种伟大的文明留下了这样的遗憾,也许只有他们的子民自己,在耶稣和真主的鼓励中去探索最终的解决办法。我们只有去执著的相信,经历了无比苦难的希伯来的后人,可以用他们的智慧与信仰为他们争取到那永远和平的,流淌着牛奶和蜜的家园。除了犹太人的宗教,我还想提到他们的法律和文学。希伯来人从来不是艺术家和建筑师,因为在他们的宗教中禁止任何“偶像的雕刻”,也不可仿制“上天、下地河水中百物的形象”,因此与希腊这样的民族相比,他们实在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雕刻与绘画,也没有什么保存下来的宏伟的建筑。但是他们在法律和文学中留下的璀璨遗产却永远值得我们珍视。希伯来人的律法主要来源于《申命记》,它比汉谟拉比法典更具有利他和公平的性质。他要求对穷人和外族人宽宏大量,债务在一定年限后获得赦免,亲属不可因犯罪者受到株连,审判者不得接收犯人的礼物——《申命记》强调“完全公正”的概念,也许正是因为崇尚完全公正,犹太人才得以在商界享有今天的盛誉。这部法典为今后希腊和罗马的法典提供了很多参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至于文学,我们不得不提到圣经。至今,这部伟大的作品都是历年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印刷品。《旧约》中的人物传记、战争故事、感恩祈祷、战斗颂歌、预言规劝、爱情诗歌或哲人对话全部富有韵律,充满想象,感情激越。全世界最优美的爱情诗也并非莎士比亚的戏剧而是圣经中的《雅歌》,一代代读者从新郎与新娘含情脉脉的称谓中体味幸福的感觉。《雅歌》的抒情,《伯约记》的悲恸,《传道书》的警世——古老的希伯来人创下不朽的精神财富,为西方世界撑起了心灵的支架。同时,也许正是由于这感人的文学力量,《旧约》中宣扬的宗教教义才有力量在他们的后裔乃至世界各民族中传承至今。最后我想提的,是犹太人重要的生存手段——教育。从来没有哪个民族像他们一样,从数千年前就珍视教育的意义。古老的埃及建立皇家学校传授王族祭祀的礼仪;苏美尔人为王室、官员和祭司开办教授楔形文字和数学的学校,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只有那希伯来人,在每一个平民的居住区开设家庭或集体的学堂,传授旧约的精神和先知的警示。他们知道在分离与流落中,最重要的就是保存民族的文化和信念,积聚民族的实力。也正是由于他们教育的进步与子民的智慧,犹太人往往显示出经商等方面过人的才华,从而招致寄居地人民的怨恨,也因此一次次被赶出家园,继续漂泊。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他们民族的教育和信仰,在犹太的子民中,有最多的思想家和科学家,有最震撼世界的名字。爱因斯坦、马克思等伟大的希伯来后人,没有辜负先租亚伯拉罕的期望,也没有使先人耶稣的名字黯淡。也许,他们其实就是所有希伯来人盼望中的“弥赛亚”(救世主),他们正是这个不屈不挠的民族以千年不忘的教育换来的必然。“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 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他使我的灵魂苏醒。“ ——《以赛亚书》虽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战火远远没有停息,虽然我们仍然听到耶路撒冷哭墙上千年积怨的哭泣,虽然曾经两千年的漂泊和鲜血远远没有退却痕迹,虽然我们不知道希伯来人承受的一切是否真的已经过去。但是,这个民族对于世界的贡献早已令我们无法忘却。那古老而辉煌的文明,是他为世界的宗教播撒火种;也是他们用流浪时唱的歌,让耶和华与我们同在。我们炎黄子孙与他们相比是幸运的,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国土。五千年的辉煌文明,世界的四大古文明中,只有我们从未因外族的入侵而遭受毁灭。然而我常常忍不住想,我们是否有能力在那样的困境中保存我们的民族。也许在这个建设和奋斗的时期时常想到犹太民族那顽强的两千年的故事,可以带给我们这个幸运的民族更坚强的力量。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以下相关问题

  • 大家提供几个西方文明史论文的选题?
  • 求有关西方文明史的论文
  • 英语论文西方文化史的励志故事
  • 急求,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选修课:西方文化史, 老师布置的论文题...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以下相关关键词

西方文明史论文    西方文明史论文选题    西方文明史结课论文    西方文明史导论论文    西方文明史论文题目    西方文明史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    西方文明史导论答案    
 
关键词: 文明史 论文

[ 专家说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专家说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资讯
热门推荐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