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说 > 石油 > 正文

大庆采油四厂盐碱地概况?

关注热度:403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专家解说】:鲜花、绿树、银桥、金黄色的抽油机,这如诗如画的景观,就是大庆采油四厂占地82公顷的绿化园地。 这是一道空中栈桥,九曲回环,离地2米,宽2米,银白色的钢管护栏,蜿蜒2400米,穿行在绿树浓阴中。人行桥上,绿杨拂面,18万株绿树,50多个品种的各色花卉,覆盖面积为2.5万平方米。 在人造森林中,27口油水井宛若活动着的雕塑。大庆在奉献丰厚石油的同时,也把一个荒草甸交给了大庆人。加上几十年的开采,盐碱地、垃圾堆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污水横流,风来恶臭扑鼻,雪后烂泥四溅…… 1998年年底,采油四厂把生态环境的治理纳入可持续发展的大框架统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大庆主要领导3次来考察,评价绿化园地“是大庆生态建设的一个崭新亮点,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缩影,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大庆可持续发展非常具有说服力的好典型。” 8月26日,记者在绿化园地采访,对疑虑中的6个问题作了探询。 一、绿化园地的资金从哪里来? 82公顷的绿化园地,花掉多少钱?答案是,如果是“花”钱,应该在1.2亿元至1.5亿元之间,但实际是1000多万元。 园地的总设计师和施工负责人李树森介绍说:“首先,这个园地绝对不能称为工程,一个造价1亿元的工程,设计费就要1000万元,另外税收和工程管理费是2700万元,所谓1亿元,只有6300万元是材料人工费。” 绿化园地至今不被各方称为“工程”,不仅有税收、管理费方面的经济因素,更主要的是,园地自始至终就没有按工程的程序去建,而是按大庆精神在搞内部环境治理。 依据企业政策,像采油四厂这样的规模(年产632万吨原油,正式员工8000多人),每年有200多万元绿化费进入成本。5年下来就是1000多万元。 园地没有请专业设计人员,没有发生设计费;园地靠7000多名员工,平均每人10多个土方的义务劳动,没有发生人工费;园地建设基本是利用油田的废旧物资。空中栈桥的钢材是废弃的输油管线,桥面的水泥板是拆迁楼房时捡回的“垃圾”,园中的各种健身器,从商店买回一个样品,回来工人们利用废弃的油管自己做,再刷上油漆…… 总之,作为中油股份公司的下属企业,四厂的绿化园地除了允许的1000多万元以外,没给企业增加成本。 二、建绿化园地的初衷是什么? 在采访普通员工和退休员工后,这个问题最后交给采油四厂厂长杜国民。园地建了4年时间,杜国民这是第一次接受采访。 对“初衷”的概括,杜国民只有6个字:按照民心干事。 采油四厂地处杏树岗油田北部,位于大庆长垣中部,有着38年油田开发建设的历史。这个地区的植被不好,草原的沙化和碱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个问题多年来困扰着历届领导班子。现任中油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苏树林在当四厂厂长时就做了详细的调查和设计,还做了很多的前期准备工作。1998年大洪水,这里是重灾区,人们又一次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洪水过后,领导班子下决心改变员工生存条件,稳定员工队伍,增强企业凝聚力。 三、绿化园地怎样激发群众的热情? 按照民心干事,但怎么把好事办成?困难多,财力、物力有限。厂党政领导班子决定用老办法,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发动群众搞会战。根据楼区东面的土地低洼不平的情况,发动员工平整土地,每人义务奉献10立方米土,恢复地表植被和黑土层。1999年上半年,这块土地栽上了第一批树。 绿化园地边建设边开放边设计,随时听取群众意见。盐碱地栽不活树,这是个科学上的难题。园地采用“酒糟压碱”植树法,是老员工王曰军出的主意;园地开放初期,有些员工提出上一些健身器材,施工者马上制作了200多件运动器材;园地使用的垃圾桶,是群众从6个预选样式中挑出来的;就连“绿化园地”用什么字体,组织者也集思广益,打印出32种字样让群众选。考虑到园地大,群众冬天到这里活动时间长可能要冻脚,就建了一个“地火龙”式的阅览休息室,老年人大多喜欢盘腿坐着,就在室内依墙制作了两排宽大的条形椅;看到经常有老员工来园里溜鸟,就在树阴下建了一排鸟笼架;管理者还在湖边建了一条鹅卵石路,人们在散步的同时还能按摩按摩脚。 四、绿化园地靠什么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兴起? 今天,绿化园地已成为油田一景。每当人们提起初始,参加过绿地会战的人们,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幅激动人心的画面。那是1999年春寒料峭的初春,每当双休日,家属区旁的涝洼塘里,红旗招展,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从厂领导到基层员工,不分男女老少,几千人挥锹铲土,几十台设备来来往往,清理垃圾,削高填坑,改良土壤,全厂上万人整整会战了一个春天。4年来,他们组织员工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大型会战十几次,解决了大量人工投入。 园地建设需要大量砖石、钢材等材料。“发扬大庆会战‘回收队’、‘缝补厂’精神,回收旧料。变废为宝是绿化园地建设第一法宝。”一位参与绿化园地建设的基层干部对来参观的客人说:“整个园地共利用旧钢材248吨、水泥盖板2000多块、毛石料4350立方米、条石1万多块、路牙石近5000块、旧砖20多万块。这一切全靠捡废料。” 过去污水站用的滤料需要定期更换扔掉,既浪费人工又污染环境,员工们组织专业队伍负责更换,并把更换下来的几百立方米的滤料(大小不等的河流石)作为修建园中进井场砂石路的混合料,既节约一大笔成本,又减少环境污染;他们把人们废弃的混凝土块捡回来,粉碎成大小不等的颗粒和块状,用作筑路用的猫爪石和填充料。仅去年就回收利用1.2万多立方米,相当于节约资金几百万元。 意想不到的是,园地建设的负责人———四厂生产准备大队大队长兼总支书记李树森,从粉碎混凝土中发现了一个新产业。采访时,李树森开车到四厂各地找“宝”:一处处的旧砖瓦场、石灰窑,本是寸草不长、乱石堆积的不毛之地,李树森却说:“这都是宝、是钱。我们要一一收集起来,粉碎后铺进井场路。井场路一下雨就烂泥,车进不去。在大庆买土铺路很费钱。四厂有7000多口井,大庆有10万多口井,铺井场路要多少土?多少钱?我把这些旧石、废土挖走后,在土地上栽树、种草、种花,能安排多少人就业?” 这就是说,绿化园地建设带来了一个产业的兴起。在生产准备大队的石料场,各种废弃水泥块,堆放整齐,混凝土砼块堆积如山。李树森得意地对记者说:“这是我的财富,是用不尽的资源!” 五、绿化园地为什么能对稳定作贡献? 绿化园地建成后,大庆红岗地区的几万居民有了休闲健身处,生态改善,这自不待言。园地对这一地区的稳定作出了贡献,四厂的领导开始也没想到。 由于历史原因,大庆油田的所有厂、处单位原先都有自办养猪场,规模一般数千头。同时,有些单位还有酒厂、食品加工厂等等。改制重组后,员工生活补贴货币化,各单位养猪场纷纷解体“黄摊”。采油四厂的养猪场作为存续企业,生存受到很大威胁。但四厂厂长杜国民劝他们把养猪场一直办下去:“分立了,员工总还要吃肉。养猪场的肉我们继续用,条件只有一个,把猪粪给我们。” 过去,猪粪都用水冲走,又浪费水,又污染环境。一年数万吨猪粪,现在被四厂用于种树。大庆数十个千头养猪场,至今没“黄”的仅此一家。 同样,用酒糟改造盐碱地,四厂使农工商的酒厂没有后顾之忧。酒厂也没有“黄”。 大庆是缺水地区,栽树、种草、养花都需要水。为了保证有充足的水源,他们把养鱼池附近的芦苇塘修成一个人工湖,把人工湖和养鱼池连起来,恒温库使用后的循环水在人工湖晒好用于养鱼,养鱼池的肥水灌溉花草苗木,一水四用,可以节约一大笔水费。他们利用特制的排水系统,将天然雨水蓄进人工湖,形成合理水系统。天旱了,还可以直接用养鱼池的水灌溉。绿化园地保持了水土、涵养了水源,但地不与人争水。这在缺水的大庆地区,其作用不可低估。 六、绿化园地为什么能启发改革思路? 大庆油田公司有10万多名员工,从1999年开始,公司每两年评选一次功勋员工。稳产和可持续发展,是功勋员工评选的当然标准。2003年,大庆油田公司在10万名员工中评选出3名功勋员工,其中就有李树森,他的业绩是:以大庆精神组织实施了绿化园地的建设。 把一个不直接从事油田核心业务的二线基层干部推选为功勋员工,说明大庆把可持续发展已提高到了更深远的视野。采油四厂的绿化园地让油井走进园林,在铁人拼命拿下大油田后,人们看到了全力美化大油田,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献谋献智的新一代大庆人! 4年多过去了,大庆市委、市政府组成联合调查组到四厂考察。报告称:“绿化园地位于采油四厂中心村东侧,园地由西向东依次是42公顷的绿化区,20公顷的优良水面和20公顷的湿地,周边居民7000多户、3万多人。这里层林叠障,郁郁葱葱,银中杨挺拔玉立,西湖柳倒映水中,各种鲜花争奇斗艳,处处洋溢着怡人芳香;在绿树和花草掩映下,内环、中环、外环3条小路曲径通幽,架在林中的栈桥若隐若现,风筝园、篮球场、秋千场、秧歌园、门球场、阅览室等点缀其间,仿佛置身北国江南;鸟儿在林间歌唱,人们在园中徜徉,这里已经成为当地员工群众休闲娱乐、学习健身的好去处。”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以下相关问题

  • 大庆采油四厂盐碱地概况?
  • 大庆采油四厂盐碱地概况?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以下相关关键词

大庆盐碱地    大庆盐碱地面积    改良盐碱地的菌肥    盐碱地改造    农大盐碱地治理    盘锦盐碱地大米    盐碱地的治理的措施    盐碱地    
 
关键词: 盐碱地 盘锦

[ 专家说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专家说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资讯
热门推荐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