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说 > 清洁节能 > 正文

谁帮我设计张易拉罐回收乱扔的危害以及回收情况之类的社会调查问卷?

关注热度:87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专家解说】:设计意图:说实话,平时从来没有想过小小的一节废电池,一个普通的易拉罐,一个食品包装袋……会对环境有什么影响?也没有想过它的再利用价值。一次偶然的机会,从网上看到了一份关于“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的资料,我不禁为之一震!原来垃圾放对位置是资源,是可以再利用的资源,如塑料可以做再生塑料制品,可以炼油;美国三个月废弃的铝就够造一架飞机……而放错位置是垃圾,像一个塑料瓶在自然界要停留100—200年,玻璃要停留1000年……我深深地感觉到,对垃圾进行合理处理是多么有必要!我们学校从上学期开始开展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储蓄卡活动,目的是想通过活动让学生随时随地地规范自己的言行,虽然,我们的校园里已看不到一张随地乱扔的纸片,学生都能将垃圾扔进垃圾桶。但是,我们的学生还没有垃圾的分类意识,时常会看到,教室的垃圾桶里有用了一半的白纸,饮料瓶、易拉罐等一些可回收垃圾也没有分开扔放。学校这样,家庭中更是如此,我调查了好几个家庭,情况基本上都一样,认为分开收集一些纸、罐之类的,太麻烦!感觉也卖不了多少钱,于是,所有生活垃圾都装在一个口袋里,往垃圾桶一扔就完事了。再来看看我们的小区,也没有设置两个垃圾桶让居民们分开扔放。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学生的环保、分类意识直接关系到每个家庭。因此,我感觉到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于是,我根据鲁教版《探索活动》 “生活垃圾的调查与处理”中的有关要求,再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设计了《生活垃圾的调查处理》这一课。活动目标:1、使学生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从而增强环保意识.2、知道垃圾应该分类,通过科学处理,垃圾可以再生利用。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地能力,同时让学生聪自身做起,减少生活垃圾污染,维护人类地生存环境。活动的重点和难点:知道垃圾应该分类并可再生利用。课前准备:了解生活中乱扔垃圾的现象。活动流程:活动一:说说乱扔垃圾的危害1、食品吃完后会留下什么?(垃圾)(出示生活中的垃圾)对呀!这些都是生活垃圾,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经常会产出的,(课件:生活垃圾)你们家是如何处理这些垃圾的?(扔进垃圾桶)都挺文明的。但是,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经常会随地乱扔垃圾,课前,老师让大家调查了身边乱扔垃圾的现象,现在,请把你调查到的现象跟大家交流一下,好吗?(学生交流)2、老师在课前也作了调查,还拍摄下了许多照片,想不想看一看啊?(出示一组照片:生活中乱扔垃圾的现象)(设计意图:采用学生出点资料,教师给一点资料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交流乱扔垃圾的现象,使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乱扔垃圾的现象无处不在。)3、这样乱扔垃圾,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呀?(设计意图:课前的调查,会促使学生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方面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可以为课堂深入明理做必要的铺垫,课前是先导,课堂是主体,从学生课前调查的结果出发,从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角度出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最熟悉的、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去呈现问题,引导学生用他们独有的心理、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对生活的感受,这种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必将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必将引发他们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会使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垃圾带给人类的危害之大。4、看来,垃圾乱扔不仅影响环境,而且影响到了我们人类的身体健康,真是太可怕了!其实,有些垃圾看起来不是很起眼,但是它会带来更严重的危害呢!(教师出示一节废电池)知道这是什么吗?如果将它乱扔,然后腐烂之后会带来什么危害呢?(学生交流)(课件配乐:一节废电池扔到大海里,可以使三条小鱼死掉;    一节废电池扔到田里,可以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寸草不生;一节废电池扔到小河里,会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辈子的饮用水量。……)这是一节废电池的危害,看了之后想说什么?想象过没有水喝的日子吗?没有水喝,我们的生命能延续下去吗? 课件:1个家庭 1个月 扔1节 54个 12个月 ……如果全校一年要扔多少?全市所有家庭都这么乱扔又会怎么样呢?(设计意图:特地选择了“废电池”这一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垃圾,通过课件的音响效果,让学生从心灵上受到震撼,通过让学生算一算,从而感受到废电池会对我们生存环境造成灾难性的危害,在讲透乱扔垃圾危害大的基础上,通过算一算,运用数据凸现废电池污染的严重性,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高度关注,主体参与该问题研究,激发学生主动要为环保作贡献的情感。)活动二:知道垃圾应该分类并能再利用1、是啊!这可是灾难性的泛滥啊!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哪!危害实在是太严重了。废电池危害这么大,怎么办呢?你有好的处理办法吗?其实,废电池经过科学地处理,经过加工后还会变成一节新电池呢!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垃圾也可以利用,变废为宝的?(学生交流)(课件:再生塑料制品、玻璃制品——直接利用的作品)2、看来,垃圾有两类,一类是回收经过加工后可以再利用的,我们把它称为可回收垃圾。一类是不可回收垃圾。3、那这些生活中的垃圾,(生活中的垃圾)你觉得该如何扔放呢?(学生交流)4、谁愿意来分一下?(学生交流——学生点击,叫男女两位学生)5、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垃圾也可以分别装入这两个桶?(设计意图:不局限在老师呈现的几种垃圾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对教学活动有一个拓展,让学生懂得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到底该如何进行恰当地归类。) 6、生活中的垃圾基本上就是这样分的。看来,并不是所有垃圾都可以回收,当你不能确定到底可不可以回收时,有一个好办法可以帮你去判断,想知道吗?(课件:可回收再利用标志)这标志看到过吗?7、找一找包装盒上可回收的标志。(哪一组愿意派代表上来介绍一下找到的标志。请几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介绍。原来,这些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设计意图:听到的容易忘记,只在书上看到的印象也不深,只有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能刻骨铭心,终身不忘。这里让学生在实物上找一找,可能对“回收再利用”的标志认识得更深。)8、那么,那些不可回收的垃圾怎么办呢?还有没有利用价值!是如何处理的呢?是不是也可以变废为宝?让我们一起看看吧!(课件:垃圾处理的过程)(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呈现不可回收垃圾的科学处理办法,让学生知道原来这一些又脏又臭的垃圾经过处理后也可以派用场,也可以为我们人类服务!使学生领略到科学技术的神奇魅力,自发地产生一种自豪感!)9、垃圾经过处理之后,变成什么了呀?(垃圾经过这么处理后残渣做成了砖块,蒸汽经过能量转换后发出了电,进入华东电网,还产生了热能,服务于人类,没用的垃圾都变成了宝。)活动三:我能为垃圾处理做什么1、原来,可回收垃圾经过回收加工后可以变废为宝,这些又脏又臭的不可回收垃圾经过这么一处理,也派上了用场!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用处,现在,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垃圾,你准备怎样处理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你想做什么宣传呢?(从现在开始,你准备怎么做呢?)(有许多人还不知道该怎么做?怎么办?)(我们将垃圾分好后倒到哪里去呢?学校、社区有分开的两个垃圾桶吗?你又想怎么做呢?)小组里商量商量你们下一步的行动!(设计意图:小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大家讨论甚至争论,发散思维,受到启发,从而深化、扩展认识。)是呀!想把垃圾变成宝,需要大家的一起努力,日常生活中不光自己要做到垃圾分类扔放,而且要向爸爸妈妈、周围的人做好宣传。这样,我们的生活垃圾将会得到最好的、最有价值的再利用。(设计意图:通过课后践行,实现道德认识的"后延"。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可见,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逐渐形成。这就需要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拿出实际行动,来实现道德认识的"后延"。)   课后反思:整堂课上下来,感觉教学的思路是比较清晰的,版块和版块之间的衔接也很自然,而且是层层递进,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恰到好处,如第一版块,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资料,引出情境,帮助学生体会乱扔垃圾的危害。又如,课件呈现生活垃圾的处理过程,使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处理方法变为真实的声音和图像,满足了学生视觉、听觉的双重需要,符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化难为易,帮助学生扫清了理解上的障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成功之处,肯定也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对于课堂上的生成问题,确实有时是很难把握的。新课程下的课堂不应该是封闭的,而是一个开放的、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只有很好地把握住“生成”,才能使课堂呈现精彩纷呈。把握好“生成”,也包括教学中适当教学时机的把握,教师要在学生的积极性表现为最高涨时,适时地作引导,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今天的课堂一开始,由于我没有很好地把握住教学时间,课前的谈话显得太长了点,因此就给人有一种烦琐的感觉了。所以,我觉得课前谈话也是一个即兴发挥的过程,是一门艺术,如何恰到好处地谈好话,也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作进一步的努力。另外,课堂上,要对学生有一个恰当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要体现公正、全面。一是要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对个人的评价要特别关注那些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要通过我们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把学生领近最近发展区,另外要通过小组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态度、学习方法、参与程度进行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合作情况,对表现出色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的有趣的多种多元的奖励。第三要重视学生的自评、互评,以激发学生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另外,教师还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在这堂课上,我比较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合作集体的评价(小组学习汇报“我认为我觉得”,老师的评价也大多是“你说得好,你真棒”——老师的误导)。同时,也比较偏重于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略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这些都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学点评:霍老师地这堂课教学目标体现新课标,注重培养人文精神,老师能深入理解编者的意图,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体现学生个性,完善学生人格,从整体设计中可以看出教师积极倡导新的学生观,以学生为主体,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比如她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教师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人的同时注意学生自身的独特性,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方法学习。如:课前收集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并结合自己的收集箱一项我能为垃圾污染做些什么?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巨大的发挥。同时她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变教学为导学,为激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师生在民主、和谐、融洽的气氛中既学到了知识,又达到了情感的共鸣。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均得到了提高。另外合理运用媒体,恰如其分点拨也是这节课的优点。在教学中,教师教态亲切自然,精神饱满。在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中,教师的点拨、引导较为得法,使学生较为准确、比如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的了解生活垃圾的污染情况还为学生播放了有关的录像,让学生刊物录像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许多学生同看录像真实的感受到了生活垃圾的污染是十分可怕的,对于环境保护他们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了。总之,本课教学目标的设定,还是比较准确,全面和具体的。
 
关键词: 易拉罐 情况

[ 专家说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专家说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资讯
热门推荐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