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说 > 太阳能 > 正文

《爱弥尔》读后感3000

关注热度:70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专家解说】:《爱弥尔》读后感 爱弥尔》 卢梭的《爱弥儿》写于 1757 年,是一部关于教育学说的名著。此书主要叙述了虚构的贵族子弟爱弥儿从出生到成年各个时期的生理 心理特征,成长过程和教育方法。形象生动,是现代教育艺术的理论杰作。 今天,我认真的阅读这本书,懂得了其中的内在含义,这对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现将读后的感想总结一下: 一、通过学习卢梭的《爱弥儿》后,对其提出的自然教育法在当今教学工作有极大的帮助。儿童在刚出生时,本就是一张白纸。家庭 环境和父母是第一个被描绘在这张白纸上的人和事。家庭环境的变化,父母的一举一行都将成为其模仿、学习的榜样,因此每个儿童因其 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方式的差异,对每个儿童所造成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也各不相同。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种信息不断地涌入,儿童不具 备明辩社会道德等抽象事物的思维分辨能力,无法辨别事物的对与错。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了解儿童的个性及心理活动, 利用儿童所特有的心理特征,运用自然教育法,发挥儿童的天性,合理地引导,有的放矢地进行发挥扩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制定 教学方案时,利用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运用简洁明快的图案,通俗易懂的语言,顺乎儿童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 精神,使教学目的获得最大化的成效。 二、在文章中我发现卢梭采取在实际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和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对我感触颇深。例如:观察蒙莫朗西北方森林位置,当 爱弥儿问:“做这种事有什么用呢?”我说:“这事是空闲时做的,如你认为不好,我们就可以不做,因为其他有益的事还多着呢。”那 一天,我们就不再研究地理位置。第二天早晨,我们一起散步至森林,却找不到回家路,我就设法让爱弥儿通过昨天说的森林在蒙莫朗西 之北,找出蒙莫朗西必定位于森林的南方,通过以前学习的根据太阳找出北方的位置,找到判断南方位置的方法,走出森林。使爱弥儿认 识到天文地理还真有点用处。这样一来,那天的事情,爱弥儿将终生不忘。如在家里用这件事教育爱弥儿,他第二天必定就忘记了。所以 我们应当尽量用行动去教育学生,只有教所不承做到的才用言教。从上述例文中可以看出,卢梭用了极其简单的方法,却起着不简单的作 用。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充分重视儿童对社会及周围 所谓的“爱弥尔”只是卢梭为了阐述自己的理念所假想的一个教育对像。并不是自己原先所想的是一本叙事性的教育专著,即使其中涉及 到“爱弥尔”的许多事例,自然也是卢梭假想的,而并非教育事实。 于卢梭在书中使用的自然的教育,是我很感兴趣的。卢梭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他认为, 这种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他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 观教学的方法,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这种自然教育,渴求的“个性解放”,这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要让儿 童从个人活动中求得知识。冰心曾经说过: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蔡志忠也曾经说过:让孩子快乐地成为他自己。他还认为:“我 们每一个人都是由三种教师培养起来的。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教师的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而且将 永远不合他本人的心意;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向同样的目的,他就会自己达到他的目标,而且生活 得很有意义。这样的学生,才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的。在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在 有些方面才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的加以控制的;不过,我的控制还只是假定的,因为,谁能够对一个孩子周 围所有的人的言语和行为能、力都管得到呢?”因此他对爱弥儿的教育是以尊重自然的教育为主的。比如,决不违反自然的规律对爱弥儿 施以超出其接受年龄的教育,完全依照其生理心理的接受能力进行教育。此外,他关注爱弥儿生活中的一切,象饮食内容、生活习惯、接 触的人等等。他认为凡事从人的小时候就打好基础,对人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对学生的挑选,卢梭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极严格的。我觉得身为教师的我们对于卢梭的观点是要引起注意的。当我们在教育上遇 到了问题时,而又苦于找不到解决办法时,有时会采用一些消极的做法,也就是一些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负责任的教师会继续探索解决之 道,而一部分人就会避重就轻,绕过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教师或许只是我们职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工作,但是对于我们的工作对 象--学生来说,可能我们一时的偷懒,就会在他们的教育上造成一个重大的缺憾,而又没有第二次的弥补机会的。 书中,还有这么一段话,听值得借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 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在这段时间,也正好使他慢慢养成持久地注意同一个事物的习惯。” 卢梭的这段话有三个关键词, 那就是“兴趣、方法、习惯”。的确,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这几个词。没有兴趣,就不会有动力。因此,兴趣是前提。就拿孩子的学电脑来 说吧,如果孩子不喜欢应用计算机,就是教给他再多的操作方法,我想也是枉然。那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和操作能力就更不太可能了。那 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对事物的或学问的兴趣呢?我认为应该保持孩子对事物或学问的好奇心和孩子在学习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孩子在 学习起步时,教师应该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赏,要给予孩子肯定,让孩子对计算机的认、摸、用不断加深其对计算机的了解。当孩子觉得计 算机很有意思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孩子学习认识计算机的操作,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自我不断学习操作的过程 就是养成习惯的过程,我想这样的计算机教育不可能让孩子学不会计算机的运用。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以下相关问题

  • 急需《爱弥尔》读后感3000-4000字
  • 《爱弥尔》读后感3000-4000字
  • 《爱弥儿》的读后感?
  • 《爱弥儿》的读后感?
  • 急需一篇《爱弥儿》第四卷的读后感。。。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以下相关关键词

爱弥尔读后感    爱弥尔    爱弥尔 左拉    爱弥尔在线阅读    爱弥尔幼儿园    湖南爱弥尔    读爱弥尔有感    爱弥尔卢梭    
 
关键词: 读后感 左拉

[ 专家说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专家说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资讯
热门推荐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