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说 > 新能源汽车 > 正文

想要一篇关于绿色工业,节能环保减排的论文,4000字左右,谢谢大家了,急要

关注热度:93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专家解说】:基于循环经济的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研究 [摘 要] 循环经济是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理论,正处在逐步发展和完善阶段。本文以化工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循环经济理论和思想为指导,重点探讨如何在化工企业这一层面发展循环经济即节能减排问题。重点论述了化工企业的工作与循环经济的联系,明确指出了化工企业作为我国企业中的环保隐患大户和资源消耗大户,应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自己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节约型社会中,化工企业可以做出突出的贡献。总结了大型化工企业在建立节约型社会方面的经验教训,以供有关企业和人员借鉴。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化工企业 节能减排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正在大力倡导, 专家和学者在强烈呼吁,媒体在积极宣传,民众在热切期盼着发 展循环经济和建立节约型社会,这是时代和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 的必然反映和要求,也是今后一段时间里世界各国, 尤其是我国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同时,它也是企 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永恒的重要课题。说这一任务非常重要而紧 迫,是因为当前全球所面临着资源利用过度和资源的极度贫乏, 地球已经难以承担起人类的资源需求。根据联合国《2 0 0 2 年生 命地球》报告,人类目前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已经超过了 地球承受能力的 2 0 % ,并且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不断增加。全球森 林以每年 1400 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土地荒漠化以每年 600 万 公顷的速度在增加,石油、煤炭、金属等不可再生矿产资源的储 量在锐减。根据国际石油组织报道:目前人类已探明的石油储 量,按现在的开采速度,还不够人类使用 4 0 年;根据国际煤炭 组织报道:目前人类已探明的煤炭储量,按现在的开采速度,只 能够人类使用 2 0 0 余年, 这引起了全人类对石油和煤炭资源的极 度担忧。其资源维持现有人口的消耗已十分困难,何况世界上人 口、物资生产还在不断增长,地球资源已经不堪重负。我国人口 众多,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尤其是石油等关系到国计民生重要物 资的资源十分短缺,产量远远低于消费量。从 1 9 9 3 年开始,我 国已由石油输出国变为进口国;2003 年已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 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耗国;2004 年进口量已经突破了 1 亿吨。不但 自然资源严重不足,而且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相对国外先进水 平,甚至世界平均水平都显得比较落后,资源利用率也十分低 下。从工业的两大重要战略资源来看,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 为 103 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近 20 倍;在石油资源短缺的同时, 我国石油有效利用率只有 1 0 % ,而 9 0 % 的石油资源在开采、加 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中损失浪费掉了。自然资源的极其匮 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对落后,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 约型社会的强大动力。 二、循环经济简介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是以物质能量 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社会的经济 活动,因此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 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 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 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消耗——产品——废物排放”的单项 式(线性)流程,其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以不断加 重生态环境的负荷来实现经济的增长。在这种经济模式中,人们 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 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也就是通 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它导致 了自然资源的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作为一种 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强调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 废弃物的低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它能有效地解决可持续发展的两 大障碍——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充分考 虑自然界的净化能力和承载能力,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 ——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路径和食物链网,将经济活动组 织成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封闭式流程。 循环经济倡导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 式,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 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循环经济强调构筑“工业食物链”,对废 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无害化及再生处理的方式,达到资源的永续 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表现出“低开发→高利用→ 低排放”的特征。使所有的资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 到最充分和最合理的利用,同时使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 面影响降低至最小化程度。 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是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作为 一种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强调的是在生产活动之初尽可能少的投 入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中尽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资源,生产活动 之末尽可能少地排放生产废弃物;并要求其废弃物不断重复、不 断循环地被再利用。 循环经济具有三个重要特点和优势: 第一,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 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传统工业经济是由“资源 消耗——产品——废物和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的经 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自然资源和能源开 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 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循环经济倡 导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 化、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使废物再生资源化等原则,把经济活 动组织成一个“资源消耗——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 的循环流动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基本 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末端处理。 第二,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传统工 业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忽视了 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社会经 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 环等规律,形成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三高一低” 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短缺与枯竭,产生严重 的环境污染,造成了对经济、社会及人体健康的重大损害。循环 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 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 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同时,循环经济还拉长了生产链,推 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不 断进步和发展。 第三,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可持续发展 的框架中。传统工业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将物质生产和消费割裂开 来,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恶性循环。目前,发 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实践已在以下三个层面上将生产(包括资源消 耗)和消费(包括废物排放)这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 来:一是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二是共生企业间 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三是区域和整个社会的废物回收和再 利用体系。 三、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研究 1 . 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迫切性。随着化工工业的发展,人类 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工业“三废”问题日渐突 出,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已出现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日渐枯竭、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口急剧增加等问题。 当前我国化工企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石油的 对外依存度打到 40% ,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超过 70% ,主要化 学矿种资源不足,尤其是钾、磷、硫和硼等严重不足,已威胁到 化工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全行业保持可持 续发展、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 2 . 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途径。大型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 要消耗大量的石油、煤炭和化工原材料,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渣、 废气,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得优 势。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节能减排目的的途径有:加大 污染治理的科技、资金投入,全过程控制污染;建立项目选用先 进、清洁的工艺,从源头消除污染;实施技术集成创新,创建绿 色生态产业链;广泛提高职工循环经济意识并从自身做起;加大 技改力度,实现规模经营;在企业内部构建“三废”小循环,减 少资源浪费;开发“三废”再生资源项目,构建废物多级小循环 或大循环;提高废旧物资再利用率;实施ISO14000 标准,开展持 续清洁生产等途径。 循环经济要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而节能降耗是资源利用最 大化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途径。除了搞好安全、环保、质量管理, 不出现资源的无效利用外,化工企业还应该在多方面,如生产的 负荷、周期、工艺指标等多方面着手,尽可能使其生产经济合理 运行;又如既要抓好节油、节煤、节电等能耗,也要抓好节水、 节汽、节氨、节盐等物耗,真正做到能耗和物耗都最低,以实现 循环经济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谢军安 贺长年:论循环经济发展观[J].当代经济管理, 2006,28(4):27~30 [2]孟赤兵  在坪:循环经济要览[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5,8 [3]黄永辉:国外发展循环经济概况[J].上海建设科技,2004(3)
 
关键词: 急要 谢谢大家

[ 专家说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专家说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资讯
热门推荐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