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说 > 太阳能 > 正文

求高中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的知识归纳~

关注热度:56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专家解说】:考前回归课本——高中地理(必修部分)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体积质量适中,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促进海洋的形成2、太阳活动标志:黑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3、自转地理意义:①产生昼夜交替现象;②产生地方时差异;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④地球椭圆体的形成。4、公转地理意义:①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③四季的交替;④五带的分布。5、公转、自转周期自转               公转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1太阳日=24小时1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 6、昼夜长短纬度分布规律纬度分布规律:①赤道处始终昼夜平分: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②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③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赿高,昼赿长,另一半球相反。④太阳直射点地赤道与南、北(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极昼、极夜现象范围也经历了不断扩大、缩小的过程。7、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纬度分布规律: 春秋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8、我国太阳能最丰富地区及原因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汽少,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9.我国太阳能贫乏地区及原因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因为阴雨天多,云雾大,较多地削弱了太阳辐射10.昼夜的成因    地球是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地球持续不断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11、目前人类对宇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主要内容   空间资源  太阳能资源   矿产资源12、太阳的结构   (里-------外)光球、色球、日冕13.九大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14.宇宙探测的重要意义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15.太阳能量和地热能的来源太阳辐射能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地热能来自地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16.太空垃圾的内容工作寿命终止的航天器,因意外或有意爆炸产生的碎片,以及航天员扔出飞船舱的垃圾17.清除太空垃圾的措施    将停止工作的卫星推进到其它轨道上去,以免同正常工作的卫星发生碰撞;用航天飞机把损坏的卫星带回地球,以减少空间的大18、地球上生命物质产生的重要条件?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内部条件: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原始海洋的形成。19、电离层和臭氧层分别在哪一层大气层?高层大气,平流层20、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组成分别是什么?   原始大气:二氧化碳、甲烷、氢、一氧化碳、水   现代在气:氮气、氧气。21、小行星带在哪两个行星轨道之间?火星,木星22、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H=90度—纬度之差。 第二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1、大气的成分、作用。大气组成:干洁空气(氮、氧、臭 氧、二氧化碳)、水气、固体杂质。大气作用:氮: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氧: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水汽:水汽的相变,产生了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并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固体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形式:吸收作用、反射作用、散射作用。3、大气的保温效应大气对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气辐射中的大部分能量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成射向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从而起到保温效应。 4、大气水平运动作用力高  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注意方向)5、东亚季风、南亚季风特点,形成差异:地区冬季风风向夏季风风向分布地区主要成因东亚西北风东南风亚洲东部海陆热力性差异南亚东北风西南风亚洲面部和东南部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6、1月、7月北半球气压中心形成⑴ 低气压带被切断,在北纬6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冷却快,形成蒙古、西北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蒙古、西北利亚冷高压切断,使副极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大西洋上冰岛低压和北太平洋上阿留申低压。⑵ 高气压带被切断,在北纬3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受热快,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印度低压最为突出,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印度热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的亚速尔高压。7、冷暖锋对我国天气影响冷锋:大多数的降水,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节大风沙暴寒潮暖锋:华南地区 春暖多晴,春寒雨起8、形成气候的因子:  形成气候的因子:①、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②、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③、大气环流;④、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大气环流的影响。9、臭氧层破坏危害臭氧层破坏危害: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破坏农林牧渔业、加剧全球变暖。10、酸雨危害、防治酸雨危害: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 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及人体健康。酸雨防治: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排放; 有效措施: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11、地球大气由什么组成?干洁空气 水气 杂质12、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哪几个部分?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13、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显著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注意原因)14、平流层特点:气温随高度增高 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注意原因)15、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热量的差异16、形成空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17、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18、平流层为什么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因为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所以离地面越高,气温越低19、流层为什么对流运动显著?该层下部热上部冷,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20、地中海气候成因及特点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 冬受西风控制 温暖湿润 夏受副高控制 炎热干燥    另外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气候要注意。    澳大利亚东北部为什么形成热带雨林气候?21、影响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 人类活动 。22、球性的大气环流的作用:    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    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23、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2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25、季风的特点: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易有旱涝灾26、冷锋过境时天气状况:阴天,下雨,刮风,降温冷锋过境后天气状况:气压上升高,气温下降,天气转好。    注意:暧锋。27、室效应引发的问题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和平原,温带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28、治理温室效应的措施    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    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植树造林29、治理酸雨的最根本途径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清洁煤技术 清洁燃烧技术 废气再利用)燃烧硫煤或其它清洁能源30、酸雨的危害    水体酸化,影响鱼类生长乃至死亡    酸化土壤,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及人体健康31、气候海洋性和大陆性的区别?从气温和日较差、年较差、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月份、降水量和降水的分配等等方面说明。32、影响大气运动的主有力有哪几个?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33、北半球一月和七月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和海陆气压中心的分布状况。一月大陆向南,海洋向北,大陆高压、海洋低压;七月大陆向北,海洋向南,大陆低压、海洋高压。34、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增强,使气温升高。35、酸雨和重酸雨的PH值是多少?5.6和4.536、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的原因是?由于地势高,大气的透明度高,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37、东亚季风为什么最为典型?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东亚居于两者之间,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因此,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38、说明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19世纪以来全球气温的变化。地质历史时期:3次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历史时期(我国):4个温暖时期,4个寒冷时期;19世纪末以来:世界气温呈明显波动上升。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1、岩石按成因分为哪几种?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2.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的是什么?岩层 化石3、地层和化石有什么作用?可以根据岩层中的化石来恢复地层顺序,从而确定地质年代。人们据此可以推知沉积时的地理环境。4、三大岩类的转化过程。(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经过地表外力(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已生成的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经高温融化又变为岩浆岩。5、地质作用中的内力作用主要来源是什么?表现为什么? 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 表现为:地壳活动、岩浆运动、变质作用等。6、地壳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分别会产生哪些现象? 水平运动:会形成褶皱山系,裂谷或海洋。 垂直运动:海岭海沟。7.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分别由哪两个互相做用而成?喜马拉雅山:亚欧和印度洋版块阿尔卑斯山:亚欧和非洲版块安第斯山:  美洲和南极洲版块为什么背斜常成山岭,向斜常成为谷地或盆地?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8.外力作用表现为哪些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9.黄土高原为什么地表千沟万壑?(1)黄土质地疏松(2)地表植被多遭破坏,流水侵蚀严重。(3)降水集中,多暴雨。10.流水作用表现为?流水侵蚀、流水沉积、流水搬运流水侵蚀:如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的地形。流水沉积:山区河流流出口形成山麓冲击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击平原和河口三角洲。11.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是什么?水平方向:低纬度海区水温高于高纬度海区水温;同一海区水温,夏季高于冬季;同纬度海区相比,暖流过海区温度高于寒流经过海区;垂直方向: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1000米以下的水温基本不变。12.海洋盐度分布规律是怎样的?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高低纬度递减。13.影响盐度的有哪些因素?气候: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高        蒸发量小于降水量---盐度低径流:有淡水汇入---盐度低无淡水汇入---盐度低洋流:暖流经过-----盐度高        寒流经过-----盐度低结冰状况:冬季低,夏季高14.钱塘潮如何形成? (1)杭州湾口大内小,海潮进入后受地形影射涌高。 (2)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15.大洋环流规律是什么? (1)副热带海区:北半球形成顺时针大样环流,南半球形成逆时针大样环流。 (2)印度洋季风环流:夏顺冬逆 (3)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是逆时针大洋环流。 (4)绕南极为西风漂流。16.秘鲁渔场如何形成?    得益于附近海区盛行的上升流,冷海水上泛将深处的磷酸盐、硅酸盐带到表层,给浮游生物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17.静态水资源与动态水资源的特点分别是怎样的?静态水资源:循环周期长,更新缓慢,一旦开发利用,短期内不易恢复,影响后续利用。动态水资源:更新快,交替周期短,利用后短期内即可恢复。18.水循环意义? (1)大气圈岩石圈有机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陆地和海洋之间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 (3)不断更新水体。 (4)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19.土壤由什么组成?空气 水分 矿物质 有机质20.陆地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热量、水分)21、水循环的类型有哪几种?海陆间大循环,海洋循环,陆地循环(注意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环节)22、风力作用有几种形式?侵蚀,沉积,搬运23、海水运动有哪几种形式?洋流有哪几种形式?各自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波浪,潮汐,洋流;洋流有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成因见书。24、为什么南极地区的盐度高于北极地区的海区?为什么副热带海区的盐度高?淡水汇入少,稀释作用弱降水少,蒸发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25、说明寒流和暧流对气候的影响。降温减湿;增温增湿26、说明全球四大渔场的形成原因?北海道(日本暖流千岛寒流交汇),纽芬兰(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北海(北大西洋暖流北冰洋南下寒流交汇),秘鲁(海区冷海水上泛,上升补偿流)27、说出承压地下水和潜水特点的差异?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主要特征:①有自由水;②水从高处向低处渗流;③水量不稳定;④水质易受污染;⑤埋藏较浅。潜水的主要特征:①有承压水面,承受静水压力;②水的运动取决于压力大小,局部可从低处向高处渗流;③水量较稳定;④水质不易受污染;⑤埋藏较深。28、影响植物分布和主要因素是什么?气候(光、水、热)、地形、水源、29、说明植物对环境作用?A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促进生物循环;B改造了原始大气的成份;C改造了水圈;D促进了地球土壤的形成。30理想土壤各部分的百分比?有机质5%,矿物质45%,水分、空气20-30%31、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有机质积累,养分元素富集32、为什么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北坡的自然带复杂?南坡水热条件好,地处迎风坡,降水量多,水热状况的垂直差异显著。33、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大气、水、土壤、植被、地貌。34、.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渔业资源可能带来得影响及产生原因  在厄尔尼诺年,南太平洋大洋环流系统被扰乱,温暖的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抑制了秘鲁沿岸的上升海流,使秘鲁沿岸的水温升高,温暖的海水“杀死”了鱼类赖以生存的浮游生物,故而使秘鲁渔业严重受损。同时该现象也扰乱了太平洋两岸的大气环流系统,使秘鲁沿岸降水增多,而澳大利亚等地异常干旱。35、岩石按成因分类并举例  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  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变质岩:大理岩,板岩36、内力作用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37、板快碰撞形成地貌  山脉,海沟,岛弧,海岸山脉38、流水作用  流水侵蚀:瀑布,峡谷  流水沉积:山麓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39.风力作用  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  风力沉积:沙丘,沙垄40、盐度的影响因素气候: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控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所以盐度高;赤道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所以盐度低;河流:洋流:41、.绿化植物的环境效益  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吸烟除尘,过滤空气,降低噪声,美化环境4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A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 B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非常活跃的场所C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43、土壤的物质组成  水分和空气,矿物质,有机质44、生物对土壤的作用  有机质的积累过程  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45、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A 中低纬洋流:北顺南逆    东寒西暖  B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   东暖西寒  C南半球中高纬:横贯东西的西风漂流  D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冬---东北风---向西流—逆  夏---西南风—向东流—顺46、水循环的意义  (1)联系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2)使地球上的水体不断更新,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3)使各个圈层之间,以及陆地和海洋之间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  (4)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雕塑地表形态。47、红海盐度高的原因  ①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而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②红海两岸是干燥的沙漠地区,几乎无淡水汇入;  ③红海海域较为封闭,与低盐度的海水交换少。(波罗的海为什么盐度最低?) 第四单元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1、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包括哪些内容?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2、目前人类利用的气候资源有哪些?太阳辐射,热量,降水,风3、气候资源的特点有哪些?气候资源具有普遍存在性    气候资源具有数值特征   气候资源具有较大的变率4、农业上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的措施?间作套种方式,塑料大棚,温室,生态农业,立体农业5、气候资源与建筑的关系日照与街道方位;与子午线呈30—60度夹角6、风与城市规划:大气污染工厂建在下风向,垂直风向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7、公路铁路布局的注意之处沿线的暴雨及激发的泥石流,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等8、渔业资源集中的区域及原因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A阳光集中,光合作用强B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C冬季上泛的底部海水含丰富的营养盐类D 寒暖流交汇有丰富的饵料9.世界上渔获量最多的国家及世界主要渔场地区的分布世界上渔获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和日本    东北大西洋渔场     东南大西洋渔场     北太平洋渔场     东南太平洋渔场     西北大西洋渔场10、海底矿产资源的分布浅海大陆架:石油 天然气 煤 硫 磷深海海盆:深海锰结核11.科学家寻找海底油气矿藏的方式和工作基地地震波  海上钻井平台12、海洋污染包括哪两方面海洋生态破坏  海洋污染13.石油污染的来源,清除方法和防治来源: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清除方式:分散 沉降 吸收 围栏 放任 燃烧防治:试验新的原油载运方法  使用除污船14、陆地资源的特点陆地资源是有限的,陆地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陆地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15、什么是新能源和常规能源常规能源:在现阶段的科学技术下,已经被人类大规模广泛应用而且利用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新能源:目前由于技术经济水平的限制,还未能被广泛应用的能源资源。            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16、气象灾害有哪些?台风 暴雨 洪涝 干旱 寒潮等17、台风形成的季节,区域,结构,防御季节:夏,秋区域: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度以上的广阔样面上结构:台风眼 旋涡风雨区 外围大风区防御: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发布台风预报和警报18、热带气旋的强度等级6级-7级   热带低气压8级-9级   热带风暴10级-11级 强热带风暴>12级     台风19、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及危害形成的因素西北太平洋强风 特大暴雨 风暴潮20、暴雨形成的条件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21、地质灾害的类型及防御措施类型:地震 火山喷发 滑坡和泥石流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政策法规体系      实施一些预防措施22、我国川,滇,黔地带多滑坡泥石流的原因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23、气候资源的特点: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是一种变化中的资源24、气候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将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季风区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向(即风频较大的的下风向)。25、国舟山渔场为什么会成为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位于大陆架上,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又上两江入海口,大量河流流入带来丰富的盐类有机物,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上泛的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给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26、洋环境污染包括:海洋生态破坏,海洋污染。其中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有:①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物是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②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③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的泄露27、陆地资源的特点: 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陆地资源的利用是无限的,陆地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28、主要的气象灾害: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29、主要的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30台风的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摄氏度以上的广阔洋面上31台风的含义: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的称为台风。(注意飓风)32台风的结构:外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和台风眼(其中台风眼中间是低气压,天气风和日丽)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以下相关问题

  • 高中地理知识框架(人文地理、自然地理)
  • 高中地理知识框架(人文地理、自然地理)
  • 请教高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学习方法上的区别。
  • 高中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哪个重要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以下相关关键词

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点    高中人文地理知识    高中人文地理    高中地理人文地理    高中人文地理怎么学    高中人文地理测试题    高中人文地理试题    高中人文地理教案    
 
关键词: 人文地理 高中

[ 专家说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专家说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资讯
热门推荐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