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说 > 生物质能 > 正文

除了中国外哪些国家也有杂交水稻跟中国比怎么样

关注热度:1090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热心网友:

越南、印度、菲律宾和美国,都是种植我国的杂交水稻。印尼、孟加拉、巴基斯坦、厄瓜多尔、几内亚等也有试种,效果都很好。

 

###

热心网友:全球有50多个国家有杂交水稻技术~!都是中国技术支援的~!

###

热心网友:       杂交水稻是20世纪70年代由我国首创的一项先进农业技术,为大幅提高粮食产量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杂交水稻的国际化推广为亚洲、非洲一些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贡献,也增进了中国与推广国民众间的友谊。

       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马淑萍10日在沈阳举行的2008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上表示,目前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了中国杂交水稻品种。中国的杂交水稻品种为促进全球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自1974年以来,中国多个杂交水稻品种育成并推广应用。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已达1500万公顷,占国内水稻年总种植面积的59%左右,平均产量为7.1吨/公顷。现在,中国第二期超级杂交水稻单产已突破了12吨/公顷。

  马淑萍说,迄今为止,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中国的杂交水稻品种,特别是一些东南亚国家,当地引进中国杂交水稻品种之后,增产效益十分显著。

  中国种子协会会长万宝瑞表示,近年来,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度越来越大,2007年中国种子出口量达到2.9万吨,同时中外种业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为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有力地促进了国际农业科技创新。

  2008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由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和中国国际贸促会农业行业分会主办,有50多家跨国公司和近350家国内企业参展,27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家境外采购商前来采购。

       1964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我国率先开展杂交水稻研究。1976年,杂交水稻在我国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国家。由于单产比常规水稻大幅度增加,杂交水稻又被称为“东方魔稻”。

  1980年,杂交水稻作为我国出口的第一项农业科研成果转让给美国,拉开了杂交水稻国际化的序幕。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战略措施,率先在印度、越南等水稻种植国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印度和越南成为继中国之后大面积成功应用杂交水稻技术的国家。在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洲开发银行和国际水稻研究所等国际组织和中国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下,目前杂交水稻的国际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已有多个国家实现了杂交水稻商业化生产应用。

  截至去年,中国以外的杂交水稻推广面积约为300万公顷。越南1992年在北部试种中国杂交水稻取得成功后,开始大量引进杂交水稻种植,杂交水稻迅速发展,种植面积从1992年的1.1万公顷快速上升到2003年的60万公顷,2008年达到67万公顷。杂交水稻的增产率达20%以上。2001年,中国与巴基斯坦开展杂交水稻及配套技术示范经济援助项目,在巴基斯坦试验、示范中国的杂交水稻,并获得成功。中国引进的杂交水稻品种与当地对照品种相比具有显著的增产优势和普遍适应性,一般增产幅度达30%以上,受到当地政府和农民的广泛欢迎。此外,印尼、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亚洲国家和一些非洲、南美国家引种我国的杂交水稻,都获得成功。

  目前全世界种植水稻的国家有110多个,除中国外,全球每年水稻种植面积有1.1亿公顷,而其中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目前仅300万公顷。据专家预测,随着杂交水稻不断走向世界,2020年中国以外地区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将达到5000万公顷。仅此一项,全球每年将增收稻谷7000万—8000万吨,可多养活2亿多人,为确保世界粮食安全做出贡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缺粮国家迫切需要引进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以解决其粮食自给难题。这给杂交水稻的国际推广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

      中国专家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孟加拉国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为促使杂交水稻在美洲发展,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1994年开始与美国水稻技术公司合作,常年派专家前往该公司进行技术指导。与此同时,在湖南长沙举办了40余期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培训了来自东南亚、南亚、非洲等30多个国家的专业技术人员逾千名。此类培训大力传播了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和其他先进农业技术以及优秀的农业推广经验,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持续获得学员和所在国的高度评价。东帝汶农业部长表示,当地百姓掌握中国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后,东帝汶就有希望摆脱饥饿的威胁,中国给东帝汶带来了稳定繁荣的基础。

###

热心网友:外国的杂交水稻一般都是从中国引进过去的

###

热心网友:新华网长沙9月12日电 记者从正在长沙举行的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对外合作部长级论坛上了解到,为了帮助一些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产量,中国政府先后帮助50多个国家掌握了能够促进大幅增产的中国杂交水稻技术。   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透露,截至目前,中国政府为50多个国家举办了近30期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共培训2000多名政府官员和技术人员。   水稻作为主要农作物,在世界上120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栽培种植,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但全球水稻平均亩产仅为200公斤左右。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为提高粮食产量,中国就开始对杂交水稻进行研究。数十年来,袁隆平领衔研究的中国杂交水稻技术领先国际。这一技术的应用在近20年内帮助中国增产粮食3000多亿公斤。   目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措施,并已累计推广播种50多亿亩,增产粮食5亿多吨。每年推广杂交水稻面积在2.4亿亩左右,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公布数字,2009年,世界上处于饥饿状态的人数预计将超过10亿人口。为了解决饥饿困扰,杂交水稻技术成为中国政府援助发展中国家的重要项目之一。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政府在菲律宾、利比里亚、喀麦隆、多哥等国援建了以杂交水稻种植为内容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其中在菲律宾已连片种植,比当地同类稻田的其他水稻品种每公顷增产3吨以上。

###

热心网友:袁隆平 袁隆平(Yuan Longping,1930.9— ) 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生于北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 袁隆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1980-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在搜索以下相关关键词

中国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之父    超级杂交水稻    籼型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 摘要    一 系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骗局    杂交水稻 论文    杂交水稻图片
 
关键词: 水稻 杂交

[ 专家说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专家说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资讯
热门推荐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