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说 > 风能 > 正文

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蘅的原因

关注热度:252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热心网友: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降水分布不均匀,导致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也不均匀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尽管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185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其中黄河、淮河、海河等流域人均占有量更低。水资源的时间分布极不均衡,大部分地区每年汛期4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60%~80%,容易形成春旱夏涝。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也很不均衡,与我国人口、土地、经济布局不相匹配,北方地区人口占47%、耕地占65%、GDP占45%,但水资源仅占19%。 上述特点决定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之间要相互适应、相互协调。总体来看,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水利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有效地应对了洪涝干旱等灾害,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以及生态和环境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也要看到,我国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水问题仍然相当严重,并呈现出三个明显特征: 一是水资源短缺与用水浪费并存。正常年份全国每年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北方地区尤甚。全国农村有3.2亿人饮水安全没有保障,占农村总人口的34%。同时,我国许多地方用水结构不合理,浪费严重,用水效率低,效益较差。2004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美国等先进国家的8倍。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5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96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约为60%~65%,与国际上用水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一些水资源紧缺的地区盲目发展高耗水、高污染产业,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仍然采取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 二是防洪能力总体提高与洪水风险不断加大并存。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大江大河综合防洪减灾体系,主要江河具备了防御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最大洪水的能力。但是,人水争地矛盾突出,洪水高风险区域与人口高密度区域、经济财富集中区域相互重合,洪涝灾害每年仍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是与水相关的生态和环境状况局部好转,但整体形势严峻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全国污水排放总量仍在上升,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水土流失量大面广的问题仍然突出,地下水超采严重,有的地方河道断流、湖泊干涸、湿地萎缩、绿洲消失、荒漠化发展。 存在这些突出问题,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气候条件,这些都是自然的原因,是短期内难以改变的客观存在。但要看到,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人为因素则是更为主要的原因。这表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而这种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在搜索以下相关关键词

中国水资源    中国水资源ppt    中国2017水资源    中国水资源量    中国水资源所    中国贫富不均    水资源分布    人口分布不均    核素分布不均    空间分布不均
 
关键词: 不均 水资源

[ 专家说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专家说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资讯
热门推荐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