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说 > 风能 > 正文

黑龙江谁给介绍下

关注热度:165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热心网友:1、黑龙江:黑龙江省位于祖国的东北部,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省区界线东起乌苏里江与黑龙江汇合处的东经135°06’线,西至大兴安岭北部的大林河源头以西的东经121°1 3’处,东西最长相距930公里;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北纬53°33’处,南至东宁县南端的北纬43°25’处,南北最长距离为1120公里。地域辽阔,北部和东部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北部的夏至前后可以看见北极光,东部的乌苏里镇是祖国最早升起太阳的地方;西部约有2000多公里省界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在南部约有1300多公里省界与吉林接壤。全省土地总面积47·2万平方公里(包括大兴安岭地区的加格达奇区和松岭地区的1·8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9%,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青海、四川,居全国第六位。 2、得名:黑龙江省系由省内最大河流黑龙江而得名。黑龙江古称黑水,满语为“萨哈连乌拉”,“萨哈连”是“黑”的意思,“乌拉”是“江”的意思,清朝建国初期定名为黑龙江。黑龙江省版图状如一只展翅飞翔的天鹅,形象地反映了她富饶美丽的风貌。 3、面积:黑龙江省土地面积几乎等于朝鲜和罗马尼亚领土之和。在地质历史时期,多次大地构造运动使黑龙江所在地区的地貌形态经历了反复的塑造,到中生代的燕山运动时期才基本奠定了今天的地貌基 础。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和漫长地质时期内外自然力的综合作用,形成了黑龙江省今天基本相对稳定而又复杂多样的地表形态。 4、地貌特征:黑龙江省地处东亚大陆华夏构造体系中第一、第二隆起带和第一沉降带的中部。省区西北部为北东向的大兴安岭;北部为第四纪地垒隆起的中低山小兴安岭;东南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和老爷岭;西部是松嫩平原;东部有三江平原及凯湖平原。这些地貌单元组成黑龙江今天的地貌轮廓,各种地貌类型座落有致,在全省总面积之中,山地占优势,海拔在300米以上,相对高度在100米以上的丘陵和低中山地达28·89万平方公里,占5%;平原、台地面积18·87万平方公里,占39·5%。全省地貌成因划分共分六大类型。即融冻剥蚀地貌(冰缘地貌);流水浸蚀地貌;火山地貌;流水堆积地貌;湖成地貌;风成地貌。而且地貌形态较多,有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平原等。 5、气候:由于黑龙江省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地处北纬43°25’~53°33’的中纬度带。冬季受蒙古高压带的影响,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受北太平洋副热带的影响,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全省气候呈现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这种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又受地理纬度、地形地貌、距海远近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在日照、气温、降水、温度、风等气候要素上,表现出具有明显差异的区域分布规律。 6、植被:黑龙江省区内的植物按世界植物区系的划分属于泛北极植物区系的欧亚森林植物亚区、欧亚草原亚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植物。根据目前的调查,共有183科、737属、2200种(其中有1763种为种子植物)。在全部种子植物中,被子植物就有107科、636属、1746种;裸子植物3科、6属、17种。这些种植物又属于长白植物区系(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南部、东部山地、三江平原)、大兴安岭植物区系(分布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北部)、蒙古植物区系(分布在松嫩平原),这些植物类型的地貌景观主要表现是森林植被、森林草原植被、草原草甸植被,这是黑龙江省的自然植被基础。 7、动物资源:动物资源也是一项较重要的生物资源,黑龙江省由于自然条件复杂,动物群及种类也多种多样。在动物区系上基本属于古北界东北亚界。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针叶林动物群;平原地区为草原动物群,还有温带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动物群,地理分布上分成大兴安岭亚区、长白亚区、松嫩平原亚区。全省共有陆栖脊椎动物498种,其中两栖类11种,爬行类14种,鸟类374种,哺乳类97种,分别占全国的5%,4·6%,32%和23%。这些野生动物有32种列为国家规定的保护动物,占全国145种保护动物的22·8%,其中一类保护动物6种,二类保护动物16种,三类保护动物10。黑龙江省的野生动物具有大型种类多,季节性、耐寒性强,经济价值大三个特点。 8、矿产:黑龙江矿产资源在全国可算是名列前茅。在世界已知的160种矿产中,我国有150种,我省已找到111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铁、铜、锌 铅、钨等45种矿产中,储量列居全国前三名的有8种,列居前十名的有28种。在石油、石墨、砂金、矽线石、铸石、玄武岩和钾长石等18种优势矿产中,此六项储量都居全国之首。这是我省国土资源开发和经济起飞的重大资源优势。 9、其它产业:据文献记载,至少在二万年以前黑龙江省就有社会氏族,在松花江、嫩江和牡丹江一带,从事原始狩猎、捕鱼和放牧活动,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发展了一规模的农业;“善骑射,喜耕耘,好渔猎”的女真族在阿什河一带建立了以耕种为主的定居生活;17~18世纪,汉民移至黑龙江在呼兰河平原大规模开垦农田,多以松嫩平原为中心的农业生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8年党和国家对我省农业生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派十万转业官兵奔赴北大荒,开拓广阔的荒原和茂密的森林,建成了我国第一批最大的林业生产基地和国营农场群,使我省林业,农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真正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商品木材生产基地。黑龙江省的工业在新中国建立后,才真正有了长足的发展。优越的资源条件和全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使黑龙江省成为国家重点投资强力开发建设的地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工生产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体,以大中型及乡镇企业为骨干,以石油、煤炭、森林、机械和食品等产业群为特征的国家重要工业基地。 10、交通:黑龙江省解放前交通运输能力很低,只有铁路、公路、水运三个部门,而且各地发展还很不平衡,布局不合理,技术水平也很低。经建国后几十年的建设,交通运输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全省46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陆、水、空、地下运输并行,人、机、运、修配套的综合运输网,舒适、先进、大功率的运输工具逐年增加,客货运量成倍增长,为发展国民经济,建设祖国边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需要做出了贡献。

热心网友: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哈尔滨。古时为肃慎地,汉为挹娄、夫余地。唐属渤海国,辽金为东京、上京二道(路),元归辽阳行中书省,明属女真奴儿干都司。清1671年沿黑龙江岸筑城,名黑龙江城,后置黑龙江省。  位于东北北部,东经121°13‘至135°06’,北纬43°26‘至53°34’,面积46.9万平方公里,有长10公里,有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1700多条,多处平原海拔50-200米。西部属松嫩平原,东北部为三江平原,北部、东南部为山地。属寒温带一温带湿润一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凉爽,南北温差大,北部甚至长冬无夏。因而夏宜避暑,冬宜赏雪、欢冰灯、进行冰雪运动。1月平均气温-31至-15℃,极端最低气温达52.3℃(漠河1969年2月13日)。7月为18-23℃,无霜期仅3-4个月,年平均降水量300-700毫米。有汉、满、朝鲜、蒙古、回、达翰尔、鄂伦春、赫哲、柯尔克孜、鄂温克等民族。为中国木材、石油、大豆、甜菜、亚麻主要生产基地,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煤炭、黄金、机车车辆、机械、矿冶设备等亦占有重要地位。  全省共划12地级市、1地区、17县级市、51县、1自治县。 

热心网友:黑龙江省简称黑,地处祖国东北隅,东、北依邻俄罗斯,边界长达三千千米。古为肃慎地,汉朝属夫余地,辽属东京、上京道,金属上京路,元属岭北和辽宁行省,明为女真地,清初为黑龙江将军辖区,清末置黑龙江省。现辖二地区、十一地级市,二十县对外开放。全省面积四六万多平方千米。省会在哈尔滨市。 地理资源地 貌 黑龙江省的地势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西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土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4.7%;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带约占全省的35.8%;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国最大的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的37.0%,海拔高度为50---200米。 土 地 全省土壤面积4437万公顷(折合6.7亿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3%。全省耕地和林地面积居全国第1位,牧草地面积居第7位。待开发土地居第4位,可垦后备耕地居第2位。2004年末,全省耕地990.5万公顷(1.49亿亩),人均3.9亩。黑龙江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宜农土壤占全省土壤总面积的40%,黑土、黑钙土、草甸土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67.6%,是世界上有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全省农业后备资源面积479.3万公顷(7200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5%,土地待开发面积仅次于新疆、内蒙古和四川省,居全国第4位。 气 候 黑龙江属中温带到寒温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5摄氏度。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南北差近10摄氏度。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光照时间长,适宜农作物生长。太阳辐射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一般在2300-2800小时。春季大风日最多,多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风能资源丰富。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总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均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人均耕地和农民人均经营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全省现有耕地990.5万公顷,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全国其它地区,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等占耕地的60%以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黑龙江省盛产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水稻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全省草原面积约433万公顷、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适于发展畜牧业。其中松嫩草场是世界三大羊草地之一。矿产资源:已发现的矿产达131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74种。石油、石墨、矽线石、铸石玄武岩、石棉用玄武岩、水泥用大理岩、颜料黄土、火山灰、玻璃用大理岩和钾长石等。10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之首,煤炭储量居东北三省第一位。黑龙江省现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达39种,各类矿产年产值居全国第二位。森林资源:全省林业经营总面积317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3。有林地面积2007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3.6%,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森林树种达100余种,利用价值较高的有30余种。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省份之一,林业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天然林资源是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的主体,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及完达山。能源: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2004年全省生产原煤7116.9万吨,是主煤炭调出省之一。除此之外,电力和燃气也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前,黑龙江仅有一座镜泊湖水电站。几十年来,水火电站有了同时发展。至1999年省内大小电站电厂近200个,装机总容量近千万兆瓦。全省水电发电量达14亿兆瓦小时。 哈尔滨燃气化工总公司所属哈依煤气工程,日产煤气189万立方米,建设总规模为"亚洲之最"。动植物:野生动物兽类6目20科、88种,占全国种数的21.6%,其中一级重点保护种类有紫貂、貂熊、豹、虎、梅花鹿、原麝6种。鸟类19目57科361种,占全国种数的29%。属一类重点保护的有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白鹳、金雕等12种。野生植物2100余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8属、17种,被子植物107科、636属、1747种,种子植物111科、644属、1764种。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蕴藏量约250万吨,可食用的在25万吨以上,野生条草造纸原料100多万吨,各种药材125万吨。水资源:全省境内江河湖泊众多,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和绥芬河五大水系,现有湖泊、水库6000余个,水面达80多万公顷。黑龙江省是中国水资源较丰富的省份之一,年降雨量70%集中在农作物生长期,雨热同季,生物生长环境良好。旅游资源:黑龙江省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且特色鲜明。山脉覆盖全省60%的面积,山体坡度适中,雪质好,降雪量多,适于建中高级滑雪场的地方有100多处;林地面积二千多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3.6%,居全国之首,且大多为天然林;省内江河纵横,水资源居北方各省之首,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和绥芬河构成全省五大水系,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等景色怡人,气势宏大;扎龙、三江以及兴凯湖湿地面积辽阔,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好;五大连池火山地貌独特,矿泉蕴藏丰富,是最有开发潜质的世界级资源。黑龙江省有10个世居少数民族,赫哲、鄂伦春、朝鲜、蒙古等少数民族风情浓郁;上京龙泉府和上京会宁府分别是唐代渤海国和金代早期的都城,是当时黑龙江省经济和文化繁盛的标志;哈尔滨、大庆等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北疆现代都市特色鲜明;与俄罗斯水陆相连的3000多公里边境线,是中俄间开展各种交流的通道。另外,黑龙江省还有着别具一格的产业文化和外来文化,这些都是黑龙江省发展特色旅游的重要基础。全省已建自然保护区163个(其中国家级14个,省级40个)。 环境和问题 2004年年末全省环境保护系统共有职工4090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06个。建成烟尘控制区288个,总面积1068.9平方公里;建成噪音达标区301个,达标区面积898.9平方公里。工业废水处理率、烟尘排放达标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为92.0%、90.0%和72.0%。年末全省有自然保护区163个,比上年增加12个。 气候条件黑龙江省属寒温带——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西北端没有夏天。全年平均气温零下6—4摄氏度,一月零下32—零下17摄氏度,七月16—23摄氏度,西北部气温最低。温带、寒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日照充分,无霜期三—五个月,年降水量四百—七百毫米。全年无霜期多在九十—一百二十天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二五十—七百毫米之间,以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迎风坡最多。全年降水的百分之六十集中在六—八月份,一九五七年七月一五日克山降水一七七.九毫米,为本省最大日降水量。春旱、夏涝、秋霜冻为主要自然灾害。是中国最冷的省份。 经济发展黑龙江林矿产资源丰富,工业以石油、煤炭、木材、机械、食品为主体,原油、木材、发电设备、铁路货车、胶合板、纤维板和天然气、汽油、柴油、轴承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一、二位。本省铁路、公路分别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五位。 主要粮食作物为杂粮,以玉米、谷子、高粱较多。黑龙江为全国重要小麦产区,主要分布在北部。黑龙江大豆在全国居重要地位,主要分布在北纬五十度以南的平原地区,每年大量外运。经济作物以甜菜、亚麻、向日葵为主,产量常居全国第一位。 大、小兴安岭森林茂密,为我国最重要林业基地,木材畜积量、采伐量均居全国首位,以红松、落叶松为主要树种,是全国最重要的木材供应基地。本省矿产以煤、石油、金为最主要。松嫩平原有相当丰富的石油,以大庆油田最有名。煤分布很广,以鸡西、鹤岗、双鸭山煤矿著名。

热心网友:中国最冷的地方!山多!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在搜索以下相关关键词

介绍黑龙江ppt    黑龙江介绍    黑龙江pe给    黑龙江pe给水管    黑龙江谁化    黑龙江下大雪    黑龙江下岬村    黑龙江下辖    黑龙江边介绍    给大家介绍下
 
关键词: 黑龙江 介绍

[ 专家说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专家说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资讯
热门推荐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