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说 > 风能 > 正文

东禁造船产能过剩产业升级转移的原因?

关注热度:174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热心网友:答案:境况:从十几年前的开足马力“造大船”,到现在的化解产能严重过剩,山东船舶工业的发展跌宕起伏。  近日,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船舶工业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核准、备案新增产能的造船、修船和海洋工程装备基础设施项目。  我省船舶工业产能利用率仅有50%左右  据了解,目前,省内船舶企业的产能基本上是在“十一五”到“十二五”初形成的。过去几年间,山东船舶工业形成了造修船、海洋工程装备、游艇制造以及配套业四个优势门类,涌现出北船重工、京鲁船业、威海船厂等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截至2013年底,我省造船完工量居全国第五位,船舶产业年产能超过600万载重吨,产能利用率在50%左右。  船舶工业是个高度国际化的产业,其发展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极大。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新增造船订单严重不足,新船成交价格不断走低。我国是全球造船第一大国。去年7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印发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2013-2015年)的通知》,对化解当前产能过剩、扩大内外需等作出规定,也明确了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  我省船舶工业发展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企业遇到接单、交船、融资等方面的诸多困难,暴露出我省船舶工业结构不合理、低端产能过剩、集成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省国防科工办主任王超英表示,目前,全省船舶工业已经到了不得不转、不得不调的地步。今年2月,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化解过剩产能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到2017年船舶产能控制在600万载重吨,并力争通过5年努力使船舶产能利用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两会代表:加快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 目前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纵向发展不均衡,制约了产业向高端升级。装备制造业2013年开始成本压力主要倾向于人力成本的上扬,国际市场需求也在紧缩。因此,不少装备制造企业正在摒弃传统规模经营模式,转而投向智能化发展,以驱动产业利润与产品核心竞争力。对于制造业的对方面发展,两会人大代表提出了建议。更多的产业升级产业转移消息请点击:园区捷径网。文章出处:http://www.jie08.com/news/cyzhuanyi/3359.html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在搜索以下相关关键词

产能过剩    中国产能过剩    钢铁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行业    服装产能过剩    2005-2006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表现    大学产能过剩    化解过剩产能    英利产能过剩
 
关键词: 造船 产能过剩

[ 专家说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专家说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资讯
热门推荐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