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说 > 核能原子能 > 正文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着怎样作用

关注热度:57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专家解说】: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
  1、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创建情景、渲染气氛,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正处于一个求知欲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的年龄时期,尤其对电脑及网络感兴趣,而信息具有的声、光、电的综合刺激,恰好迎合该年龄段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使所呈现的物理情境真实生动,所反映的原理清晰直观、简单明了,可以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同学们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例如,引入“比热容”概念时,先利用信息播放几幅在同一纬度内陆地区日温差大和沿海地区四季如春的图片及吐鲁番盆地“早穿皮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漫画,使学生在享受美的熏陶同时,联想到两种不同感觉,从而加深对比热容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
  又如,介绍声音的产生时可尽可能多地提供各种动物的发声视频;介绍光源时尽可能多地展示各种自然光源,尤其是生物发光的情境,这些都使同学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再如,进行《核能》一节的教学时,对于核能是不是安全、洁净、廉价的能源,学生在局域网中可以查到丰富的资料。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核电站开发的前景等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学生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运用信息这一先进的工具可以进行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2、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模仿物理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在物理教学中,由于受到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一些不易观察、有危险性、无法或没有条件实现的实验,用信息仿真实验来进行模拟演示能够较为真实地再现物理变化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来获得感性认识并对物理规律进行探究,从而弥补学生实验的不足,给学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印象,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做托里折利实验时,由于实验器材的限制,加之水银有毒而不便进行实际操作,但本实验又非常重要,学生如果没有感性认识就很难理解这一测量方法。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模拟演示托里折利实验的测量方法,教师讲解容易,学生也易于理解接受,这样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再如,进行日食、月食形成的教学中,课本上只是用一个平面图表示出来,不够形象,如果只通过平面图给学生讲解,学生学习的效果只是一般,还是有部分学生不理解怎么形成的环食,在什么地方能够看到环食或偏食?为了使教学效果更好,可以用Flash动画把太阳、地球、月亮三者按天体中的坐标放好,使三者按实际情况运转起来,这样什么地方形成什么现象就很明显直观了,学习效果非常好。
  此外,利用信息技术模拟物理实验,还可以实现: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如通电线圈中磁场的模拟,飞机的升降力原理;微观问题宏观化,如原子结构,摩擦起电; 太快的动态物理过程定格研究,如分子热运动试验;慢的动态物理过程加快进行,如硫酸铜和水的扩散试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电学、光学画图等。
  3、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突破课堂教学难点:
  由于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空的约束,信息课件将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借助于大量的图片、动画和影像资料再现于课堂,它不仅能展示文字、图片、图像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多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还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认识难度,变难为易,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顺得地过渡到抽象思维,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信息教学还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解决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造成的教学难点,例如:电流的形成、电磁感应、浮力的产生、演示古代的水轮机、铀核的裂变、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等。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使本来难以接受的知识,从感性上也得到了认可,从而化解了教学难点,培养并发展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介绍船闸是利用小道理解决大问题时,课本画了船经过船闸从上游驶往下游过程中四幅插图,也可用动画、设计、演示阀门打开,船随水位下降而下降及船运动的效果。利用计算机可反复操作,使学生认识其过程,同时还可以利用它的某一时刻的静止画面来解释,教学中的难点于是得以突破。
  4、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扩大教学容量:
  传统教学方式在传授内容时,教师需要在黑板上写板书、画图,费时又耗力。用信息辅助教学,只须把所要的内容进行加工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按照教学程序把图、文呈现出来,既清晰又规范,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加大了课堂传递的信息容量。信息教学速率明显加快,教学环节和信息变换频繁,学生就必须快速反应,好的学习习惯随之而来。
  例如,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死记硬背固然不行,重新利用光具座实验也费时费力,而且效果还不如人意。采用信息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的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重新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
  再如,在学习“欧姆定律”一章时,由于所涉及的物理量、仪器、实验特别多,因而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同时欧姆定律是电流的基本定律,它是整个电学基础,因而它与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成了初中物理重点。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这一实验把本单元中的物理量、仪器、仪表及规律综合在一起,因此是本实验单元也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点实验。面对容量大、难度、要求高,为了增加学生直观性,加深学生对电路的理解,我们将这一章内容制成信息课件。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和分压作用及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实验通过现成课件的精彩呈现,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直观,易于接受。
  5、与德育教育进行无缝融合
  德育教育应该自始自终穿插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随着教育课程理念的更新,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的说教模式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没有太大的帮助的,我们应该更多的使用知识性、趣味性的教育方式,信息技术教育在这一方面就显示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最新科学发现、最新科技成果等方面的信息,如:把声音与信息、光与信息、纳米技术、磁悬浮列车、激光、超导技术、军事科学技术、黑体与白洞、空间技术、神州号系列航天飞机等最新科技成果纳入教学内容,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还能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的思想作风和热爱科学的情感。比如,在有关火箭的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将我国的航天事业的重大发展成果进行浏览,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通过对内能的利用的信息技术演示,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信息技术采用这些喜闻乐见的方法渗透在各学科中可以说是对学校现行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强有力的补充,且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以下相关问题

  •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着怎样作用
  •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着怎样作用
  •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着怎样作用
  •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以下相关关键词

初中物理与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    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    信息技术下物理教学    信息技术与初中教学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    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    物理信息技术应用    
 
关键词: 物理 初中

[ 专家说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专家说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资讯
热门推荐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