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汽车 > 行业动态 > 正文

宁德时代以攻代守,“抢”蔚来生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2-31 19:07:16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汽车网  浏览次数:280


02

换电不可能一蹴而就

当然,话又说回来,宁德时代入局换电市场也并非全是优势。亦或者说,其实所有在做换电模式的车企也好,第三方也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其中,对于宁德时代这样的第三方势力,首当其冲的便是如何获取各大车企的认可。

换电模式基本上就等同于“车电分离”的设计,而现在的汽车市场,又有多少车企在新能源汽车设计之初,就会打定主意选择换电模式呢?

蔚来是始终坚定的一个,哪怕经历了“至暗时刻”,也并未丢弃掉关于换电网络的布局;北汽新能源或许也能算上一个,只不过其推出的换电服务,主要面向的是B端运营服务商。

而除了这两家之外,像吉利、长安、比亚迪等车企也都有关于换电模式的探索,只不过主要是聚焦在了B端。在业内人士的普遍共识中,出租车、网约车、大型商用车等应用场景才是最能体现换电优势的市场。

所以,如何才能说服更多的车企加入到自己的换电朋友圈,就成为宁德时代这样第三方换电机构必须直面的问题之一。

第二个问题,则是关于动力电池统一性、标准性。

毫不夸张地说,就动力电池而言,大部分车企处于一种各自为政,没有统一性、标准性可言的状态。打个比方,开着特斯拉的车,从蔚来的换电站中,换出刀片电池的可能性,基本上为零。

4680圆柱电池,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蜂巢能源的“短刀片”,中航锂电的One-stop……动力电池的封装方式各不相同,相应的电池底盘想必也都会“按车所需”进行设计。在这种车企自身就相对封闭的大背景下,换电模式的推广难度也就被进一步放大。

毕竟,总不至于,每家车企都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整套属于自己的换电体系吧?

至于第三个问题,便是关于基础设施的投建,也就是换电站的建设成本、规模问题。

目前的换电势力基本上是两家独大,一家是耳熟能详的蔚来汽车,另外一家则是第三方企业奥动新能源,而且两者又都是背靠同一棵大树——中石化。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两家才得以将换电站成规模地铺开。

根据相关数据,截止当前,蔚来在全国共拥有733个换电站,其中上海61座,北京46座。而且蔚来还计划到2022年底,将换电站数量扩充到1300座。

如此对比来看,宁德时代搭建换电网络的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并不大。尽管拥有贵州政府背书,但其换电模式的增量市场却难以寻找。

若是恰逢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一线城市竞争时,宁德时代能否比得过蔚来、奥动新能源这种已经深耕换电业务的企业,犹有未知。

3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安全】燃气汽车加气站建设的安全要求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
新型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如何看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推荐新能源汽车
热门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