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汽车 > 行业动态 > 正文

小米造车,没有苹果的烦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3-24 18:09:54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汽车网  浏览次数:250


小米汽车的潜在危机

我国有句古话叫做“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在小雷看来,未来小米汽车在发展过程中的隐患也都潜藏在它的这些优势当中。

从目前看来,小米以较低的身段,以平民化定位入局汽车行业,让它的产品更加容易量产,但是同样也意味着它的产品不具备过于强势的竞争力。从目前来看,小米汽车最大的优势是小米品牌有着体量庞大的粉丝基础,在科技领域有着强大的品牌号召力。

然而,10-30万元价位区间技术是所有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的必争之地。在没有足够优秀的产品力作为支撑的前提下,跨界获得的品牌影响力不足以支撑一款车型的销量,当年连华为都扶不起来的赛力斯SF5就是个典型案例。

乘联会数据显示,尽管我国城市乘用车市场的价格段结构是持续上行,高端车型销量提升明显,但是8-25万元价位区间车型依然占据了我国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70%以上的销量。这也就意味着,8-25万元这个价位区间的竞争将会相当激烈。另外,目前无论是高端化转型的车企,还是平民化转型的车企都在向这一价位段发起进攻。

高端化方面,长城汽车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欧拉就是个典型案例,它目前已经“暂时”停产了黑猫、白猫这两款低端车型,全面向十万以上的高端电动车市场发起了转型。平民化方面,特斯拉Model 3、Model Y也一直都在向30万元以下的市场发起冲击,希望以价格赢得更大的市场。

显然,8-25万元价位段的汽车占据了全国70%的汽车市场份额,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在这个价位区间当中进行角逐,和小米汽车一样主打10-30万元级别车型的车企只会越来越多,而这些车企都将会是小米汽车最直接的竞争对手。面对众多实力强大,经验丰富的对手,小米汽车能否杀出重围犹未可知。

另一方面,小米汽车虽然通过自建工厂,自己造车避免了苹果在代工方面屡屡碰壁的窘境,但是它自己却全无造车经验。在小雷看来,这很有可能会为将来的产品设计以及质量出现问题埋下隐患,这对一家初创企业来说将会是致命的打击。

由于汽车工业是出了名的重资产行业,新入局的车企缺少汽车制造经验,不熟悉汽车研发生产的流程,但是为了增强竞争力在研发、生产过程中运用了大量创新性技术。因此,造车新势力的产品在研发制造过程中就容易留下各种各样的隐患,而缺乏汽车制造经验的小米汽车也很难完全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

当然,经验不足并不是无法弥补。小米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后来者,大可以向它的前辈们汲取失败的经验,甚至是挥起锄头挖“前辈”车企的墙角。

例如,2021年9月7日,曾被媒体称为“吉利造车的关键先生”的原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就加盟了顺为资本。资料显示,顺为资本是雷军参与创立的投资公司,而胡峥楠在汽车产品开发和研发管理领域拥有近25年的相关经历,并且负责开发了吉利集团引以为傲的SEA浩瀚架构。

胡峥楠之所以没有直接进入小米汽车,可能是因为避免与吉利签署的“竞业协议”产生冲突,而顺为资本有关胡峥楠的这项人事变动,则被外界视作是小米汽车迎来了第一位车圈大佬。

显然,小米汽车自己没有造车经验,所以它需要找更专业的人来统筹负责这项极其考校专业能力的事。可以预见,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汽车专业人才加盟小米汽车。要知道,虽然小米要造的是智能汽车,但是智能汽车本身也是汽车,只有团队中懂车的人越多,才能尽可能地替它规避造车经验不足带来的风险。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

来源:雷科技

       原文标题 : 小米造车,没有苹果的烦恼?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安全】燃气汽车加气站建设的安全要求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
新型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如何看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推荐新能源汽车
热门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