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汽车 > 行业动态 > 正文

加价不加量,警惕新能源车“刺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1-07 16:14:25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汽车网  浏览次数:273


用车:步步天价

不久前,一则极星汽车的维修案例,让网友们破了防。

事情并不复杂,极星2车主黄先生在驾车途中发生意外撞山,导致大灯与底盘件受损,电池板向内凹陷。黄先生表示,在维修过程中,4S店告知无法单独更换铝板,只能更换整个电池组,更换电池组报价大概是54万元。

然而,极星2的官方指导价为25.78-33.80万元。黄先生的极星2为售价33.8万元的顶配车型,实际开票价格为24.9万元,还不足电池维修费用的一半。

所有人都知道电池贵,通常来说可以占到整车成本的40%-50%,比如,小鹏、特斯拉等品牌部分车型更换整组电池费用约在10几万元,几乎占据车价的一半,但极星汽车如此昂贵的电池组,仍然非常突兀。

至于原因,电池原材料上涨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曾表示,通过几年的技术升级、方案优化,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价格降了很多,但因为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把几年的努力都摊掉了。

但在此案例中,却另有原因。为了大幅提高续航里程,汽车企业开始在电池结构上创新,以大幅减少零部件、减少车身自重,同时增加底盘刚性。然而,问题也非常明显,一旦电池出现问题,或者遇到事故了,这种集成结构将会极大增加车主的维修成本。

根据介绍,极星2的电池包由铝制外壳包裹,并采用了H型分布方式,分上下两层,这与常见的一整块平铺的电池包存在着一些结构上的差异,这一设计方式使极星2将高刚性电池槽与底盘进行无缝结合,增强了底盘的强度。这种结构可进一步降低电池损坏的风险,但拆解却需要花费大量工时,因此代价或许就是“修不起”。

除了电池之外,上文所说的堆料式预埋硬件,也成了车主们维修新能源汽车时的一大痛点。此前,一位小鹏P5车主在道路上正常行驶时,被一辆转弯的日产轿车撞到了前保险杠的侧面。如果按照燃油车的维修需求,此类小擦碰只需要对前保险杠外饰件进行整形和喷漆(外饰件为塑料材质),最多也就更换整个保险杠外饰件,维修费用有限。

车主的维修报价单却显示,这次事故的整体维修费用居然高达1.9万元,其中最贵的一项为激光雷达,价格为8916元,占了整个维修报价的近一半费用。查阅资料后我们发现,小鹏P5的前保险杠内不光有激光雷达,还有超声波雷达传感器、毫米波雷达以及前摄像头。这些昂贵的传感器正是小鹏P5为实现L3/L4级别自动驾驶而预埋的硬件。

不过,小鹏P5的这次维修费用与特斯拉相比而言,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去年春节前后,有博主发文表示,因自己操作不当,自家Model Y撞到了侧后方的直角墙角,从车主发布的图片上可以看出,其Model Y右后车尾塌陷严重,其车的尾门和尾灯等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

经过询问,客服表示由于后减震包撞坏,维修费用估计将近20万元。对此,该车主十分不解:“怎么那么贵,这辆车买下来才28万,那还不如报废了!”

事实上,车身一体压铸的特斯拉真就需要这个价。简单来说,Model 3与Model Y的后桥轮拱上方部位需要70个零件组成,而Model Y的一体压铸式车身只需要一个零件组成,零件数量比Model 3大大减少,焊点大约由700-800个减少到50个。

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显,零件少了自然效率就高,一体压铸的后地板总成也不再需要进行热处理,制造时间从1-2小时缩减至 3-5分钟,而且原本需要200-300名工人的生产线,将缩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成本大幅降低。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车身刚度要远强于传统汽车,安全新能尤佳。

然而,事情的另一面就是维修费用飙升。首先,特斯拉一体压铸后底板为铝合金材质,有着非常高昂的后期维修成本,因为铝合金件损坏了,只能换不能钣金修复;其次,一体式压铸车身将70多个零部件整合变成一个零件,化整为零。过去一次小型碰撞只需要更换一两个零部件的情况,而如今只能整体更换。

而除了必要的零部件价格,有时车主还必须面临车企垄断式的维修费用。

特斯拉、小鹏、蔚来、理想等品牌,目前纷纷在主要城市建立直营维修中心,且配件直接由品牌方独家供应,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上述品牌车型的维修渠道几乎是唯一的,配件价格也是厂商方面的“一言堂”,导致维修成本较高。

最后,由于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汽车而言仍是新鲜事物,且保有量占比只有3%左右,维修价格较高也在所难免。

数据分析公司We Predict通过2016年至2021年间的1900万辆汽车的服务与维修数据发现,电动车的维修成本是燃油车型的2.3倍。而电动车维修成本过高的原因在于其新颖性,维修人员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并获得认证,其每小时的劳动力成本也高出1.3倍,维修时间也比传统燃油车型要高出1.5倍。

从选车到买车,再到用车,新能源汽车的“刺客”属性越来越强,厂商堆料式内卷之下,加价可以说已经是无处不在,真正有技术含量的创新却被花里胡哨的堆料所掩盖;顾头不顾尾式的预埋与工艺改进,让使用、维修、保费成本最终都是被真正用车的购车者承担。或许,行业环境的改变还需要时间,在此期间,所有车企需要以用户思维,真正为自家的用户负责。

       原文标题 : 警惕新能源车“刺客”

<上一页  3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安全】燃气汽车加气站建设的安全要求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
新型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如何看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推荐新能源汽车
热门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