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汽车 > 行业动态 > 正文

华为继续五年不造车,实则更像招商广告,造车想法还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4-04 11:14:30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汽车网  浏览次数:313


华为现在造车,才是麻烦的开始

现在的汽车业务对华为来说,是个小版块,还不算重资产投入的板块,就算悲观一些发展不好,忍痛割掉,赔的也只是几百亿的研发费用。而整车制造,是需要巨大的投资、生产线、供应链和全球市场等资源,这与华为当前的主要业务和资产结构并不相符,目前华为主导的仍是轻资产造车。

华为在担心的是整车制造之后,缺乏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缺少应对价格战的勇气。

华为是有能力自己下场造车的,财力上、研发实力上,都可以;但华为不想走这条路,肯定是有所考量的。我们,不能否认华为的研发能力,但目前在汽车板块也只聚焦于智能化、自动驾驶领域,而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整车平台,更别提电池这种高研发成本的零部件也都不具备研发和生产能力。所以华为只具备整车的座舱系统、感知设备、自动驾驶软件上的一些零部件供应能力。

话又说回来,华为涉足汽车,目的是要赚钱的。

靠现在的模式赚钱,赚钱的速度要取决于合作车型的销量高低,是比较被动的选择,而且能不能赚钱现在还无定论,总之风险很小。如果真造车,华为可能要靠现有板块的盈利喂养汽车板块,肯定是要亏很多年钱的。

尤其从今年开始,我们能看到汽车领域中先起步的公司,已经建立起了非常低成本的产品,新能源车市场从价格上已经卷起来了。如果华为真要整体进入这个领域,需要面对极大的竞争压力,还需要花费巨额资金来建立起自己品牌的优势。而华为的优势是什么,大家应该已经有了刻板印象,它的通信技术、智能化、自动驾驶,算是比起其他品牌的优势。

但,事实上这些优势并没有让搭配其系统的产品热卖。换句话,这些优势不是消费者刚需。现在,把华为变成汽车品牌是个双刃剑,而且弊大于利,投入工厂、投入研发、投入生产,费用哪里来?继续融资还是靠现有业务板块的盈利来撑起来?没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无法支撑这一块业务,这是众多新势力品牌验证出来的。

风险太大,华为不敢。

客观分析华为目前的现状,在美国芯片封锁之后,华为手机业务已经跌出前三,对外而言是被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管控与制裁。如果此时在国内切入整车制造领域,无疑,对与华为而言会是内外交困的局面。而且,还要加上重资产这一前提。

最后

cription-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hoar0Aic06o7AxpP6As9ZicF2xkyhx4hGbdYqkr6SeNFvzI1dxzllma3I1FM6DThW7IS61DOCFOI1BrF2IcaIbg/0?wx_fmt=jpeg" data-cropselx1="0" data-cropselx2="578" data-cropsely1="0" data-cropsely2="321" data-ratio="0.5625" data-s="300,640" data-type="jpeg" data-w="960" src="//image.xny365.com/auto/202304/04/4os4aqi3krl.jpg" max-width="700px" height="auto" />

不管外界如何猜测,任正非的此次署名公告无疑再次表明了华为在汽车业务上的立场。但为什么有个五年的期限?值得关注的不是具体是多长时间,而是,给不造车这个行为加个“期限”。并且还拆下了问界品牌所有的华为标识。

间接,说明了一件事,华为对于造车依旧抱着极高的期待和想法。

目前无论是HI模式还是智选模式,都是华为的一种尝试。可能目前造车对于华为来说还不是时候,但,华为也不曾放下对造车的执念。余承东的造车派,又要再等五年。

作者丨路咖汽车

       原文标题 : 华为继续五年不造车,实则更像招商广告,造车想法还在?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安全】燃气汽车加气站建设的安全要求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
新型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如何看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推荐新能源汽车
热门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