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环保节能 > 环保节能 > 正文

看污泥如何变废为宝 上海中心城区首个通沟污泥精细化处置项目顺利通过联动调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25 09:07:29   浏览次数:225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日均可处置60吨左右的污泥(含水率80%至95%),日均可分离出3吨到12吨左右的5种规格的“产品”。

不过,相对较小的产量,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污泥的“深加工”。蒋涛透露,下游厂商普遍认为该项目日均才数吨的污泥“产品”,难以达到规模化量产对原料的需求。

此外,源头通沟污泥的产量相当不规律,它取决于所在区域的排水特征、通沟工程的实施进度等客观因素,因此即使是同一个区域,其每天产生的通沟污泥量也有很大变数,可能夏天产量激增,到了冬天就锐减,很难给下游一个稳定的原料“承诺”。

11.jpg

污泥经过处置后的分类收集库房

更多处置项目的上马,以及区域间的协同合作,或许可以让污泥“产品”聚少成多并达成稳定的产量,其循环利用的出路将更加广阔。

据透露,另一个日处理规模在60吨左右的通沟污泥精细化处置项目已落户闵行,投运后,将和杨浦区的该项目类似,基本可以满足所在区域对通沟污泥处置的需求。

相关区域还在研究对通沟污泥处置项目的扶持补贴政策,让处置单位有动力对污泥进行更精细的分拣和处置。

【“料理”污泥的7种方法】

污泥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体、无机颗粒和胶体等组成的非均质体。它很难通过沉降进行彻底的固液分离。

处置污泥必须十分谨慎,否则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但另一方面,污泥中也包含氮、磷等营养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可以作为肥料,改良土壤;经过处理产生的沼气,可以作为能源。

究竟怎样“料理”污泥才能兼顾经济利益和环保、安全呢?目前,国际上有7种主流的处置方式:

12.jpg

■厌氧消化:在无氧环境下,通过兼性菌和厌氧细菌将污泥中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和水等。

■干燥(化):直接用高温烟气与污泥接触,或将高温烟气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器,传给蒸汽,蒸汽在一个封闭的回路中循环,间接烘干污泥。

■卫生填埋:存在众多安全隐患,多数欧洲国家已经放弃或减少污泥填埋比例,转为焚烧等技术。

■焚烧:直接把辅助燃料与污泥(含水率85%以上)放在焚烧炉内焚烧,或将污泥通过干化处理后再焚烧。直接焚烧,需要消耗大量辅助燃料,运行成本和设备投资大,并产生较大量的尾气,操作控制难度大,已被间接焚烧代替。

■好氧堆肥(发酵):在有氧情况下,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污泥转变为肥料,其中的有机物料代谢为二氧化碳、水和热。出于对污泥中重金属风险的考虑,污泥制成的“有机肥”只能用作绿化土、填埋土、路基土等。

■碳化:给污泥加温,使污泥中的微生物细胞裂解,将其中的水分释放出来,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留污泥中的碳质。炭质利用价值大。

■建材和土地利用:将污泥作为制作建筑材料的部分原料,应用于砖、水泥、陶粒、活性炭、熔融轻质材料、生化纤维板等的制作。需要严控原料的品质,以防产品制作和使用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几种处置方案的优缺点:

13.jpg


原标题:下水道臭泥也有人抢着要?上海中心城区这项“第一个”一天能“吃”60吨!

 
关键词: 污泥 毫米 处置

 
推荐环保节能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