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环保节能 > 市场分析 > 正文

美国危废处理行业发展史分析及于中国危废行业的借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2-26 09:00:18   浏览次数:298


三、 行业标准

我国现行的标准体系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滞后。在焚烧污染物排放限值、防护距离等规定上,仍然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例如焚烧烟气的二噁英排放标准,中国标准为0.5TEQng/m3,国际上普遍采用的POPs 公约则要求0.1TEQng/m3。中国危废行业提标是必然趋势,所以危废从业公司一定要重视自身的运营能力。

四、 市场空间

由于我国危废产生量仍然持续走高,危废处理需求也在持续增长。相对于已经稳定的美国市场,我国危废处理市场空缺还很大,企业可分割市场空间还很多。进入“十三五”以来,先后有11个省发布《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从发布规划项目的情况来看,“十三五”期间平均产能增长率达212%。可见我国危废设施处理仍有很大的不足,市场还有很大空缺。

五、 行业集中度

2017年,美国的危废处理企业仅有1000 余家,且CR10 的市占率超过90%,市场格局已非常成熟。行业集中度很高。

我国危废行业仍处于发展期,类似于美国危废行业的二十世纪90 年代初期,行业仍呈现“小、散、乱”的局面。目前我国前十家企业集中度(CR10)参数值较低,在7%左右。下图为2018年我国危废行业主要企业处理能力的排名。

外延并购是危废龙头成长必经之路

近年来,危废处理市场并购爆发。危险废物处理行业并购潮的愈演愈烈,将不可避免地带来行业内企业的淘汰整合。一方面,众多跨界资本强势进入,大型企业进行跨地域收购,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行业竞争激烈,高利润率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以预防污染取代末端治理”是国际普遍认同的环境保护政策,危险废物减量化是必然趋势,企业未来对于需求方议价能力逐渐降低;随着我国危险废物政策的愈发趋严,对设备设施的排放要求将进一步提高,企业成本逐渐升高,中小企业面临转型压力。

由于危废行业天然的政策、技术、资金以及人才等壁垒,对企业来说,通过并购抢占危废处理市场拥有诸多优势:1. 危废资质下放至当地环境管理部门,导致危废处理行业呈现一定的地域壁垒,大型危废公司可通过收并购当地危废优质项目,快速打破地域壁垒,实现跨区域的扩张;2. 危废种类多达46大类,对于企业来说,进军危废处理市场,技术将是关键一环,通过收并购也可快速扩大企业技术优势;3. 新的危废项目从立项到投产过程复杂,审批周期长,一般耗时3-5 年。显然,收购有资质的企业会比新建产能更容易扩大企业规模。

同时,危废行业的收并购发展也离不开宏观融资环境:1. 当融资环境宽松,融资成本较低时,拥有资金优势的危废企业会加大外延并购的力度,同时也会吸引行业外公司打开危废市场进一步扩张;2. 当融资环境逐步收紧时,企业在进一步扩张规模和稳健运营之间的博弈会影响公司未来发展;3. 当融资环境严峻,融资成本较高时,单纯通过资本并购扩张不考虑运营的公司将面临极大压力,而人员、技术储备充分,具有优秀运营能力的公司有望脱颖而出,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

与美国危废处理行业类似,通过收并购实现企业扩张也将是我国危废龙头企业的必经之路。不管是传统危废处理企业东江环保、光大绿色环保等,还是全产业链拓展的“跨界”大型环保公司中国环保、东方园林等,以及依靠雄厚资金实力新兴力量雅居乐、海螺创业等,都已在收并购上有所行动。


原标题:美国危废处理行业发展史分析及于中国危废行业的借鉴

 
关键词: 处置 行业 美国

 
推荐环保节能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