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太阳能资讯 > 正文

解析库布其治沙模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22 19:51:01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93


农牧民市场化参与为库布其沙漠治理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在库布其生活的很多农牧民都与亿利资源集团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依靠沙漠治理实现了脱贫致富。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牧民板定从小深受沙漠之害和贫困之苦,他把家里1000多亩沙漠转租给亿利资源公司,一次性获得了二三十万元租金,他在亿利资源公司种树种甘草,每年有十几万元的收入。

在治沙过程中,亿利资源通过巧妙的制度设计,把政府、企业和农牧民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三方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在库布其亿利生态光伏园区,板上发电,板下牧草、甘草生长茂盛。亿利太阳能(5.960,0.00,0.00%)办公室主任田俊庭说,公司在生态光伏项目建设过程中,采取“公司+农户”“农户总承包”等扶贫机制,与杭锦旗57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扶贫协议,把光伏板组件清洗工作和板下种植养护工作承包给当地贫困户。参与这一扶贫工程的贫困户今年可全部实现脱贫甚至致富。

理念创新

把沙漠负资产变为创业资本

治理沙漠不仅是公益事业,还要考虑经济性,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产业规律

沙漠是一个特殊的自然景观。当很多时候沙漠被看作挑战和难题的时候,亿利资源却把它看作自然资本,持续不断地进行开发利用,把沙漠负资产变成能产生GDP的绿色资产,实现了生态治理与经济同步发展。

王文彪认为,治理沙漠不仅是一项公益事业,还要考虑经济性,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产业规律,把“绿起来”与“富起来”相结合、生态与产业相结合、企业发展与生态治理相结合,推动绿色经济发展,解决当地的环境治理、经济发展与就业创业等问题,实现“治沙、生态、产业、扶贫”均衡发展。该集团创造出“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位一体的产业体系,发展起一二三产业融合互补的沙漠生态循环经济。同时,大力发展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播。

王文彪的探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库布其沙漠通过生态产业带动,实现了“输血型”救济向“造血型”扶贫的转变,近30年累计带动库布其沙漠所在的杭锦旗、达拉特旗、准格尔旗以及新疆阿拉尔、甘肃武威等沙区10.5万名群众彻底摆脱了贫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直接脱贫3.6万人。库布其所在的杭锦旗去年摘掉戴了多年的“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现在,亿利资源又在探索把“绿洲”变为“良田”的可能性,提升沙漠改良土地的附加值。在库布其6000多万亩绿地上,已经形成了300余万亩无公害、无污染、无农药、无化肥的优质有机土地。目前亿利资源已经在沙漠绿地上开发出5万多亩沙漠有机良田进行实验示范,种植西瓜、甜瓜、茄子、青椒等有机农作物。此举将进一步带动库布其沙漠生态产业发展和沙区群众脱贫。

库布其治沙模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2014年库布其沙漠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今年6月份,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索尔海姆在考察了库布其治沙成果之后认为,应该重视和重新认识沙漠,兴沙之利,避沙之害。他希望把库布其治沙模式介绍给“一带一路”沿线饱受沙漠之苦的非洲、中东、中亚等地区各国,让世界分享库布其治沙经验。

 
关键词: 光伏 沙漠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新型向日葵形太阳能集中器可使采集率提高10倍
太阳光自动追踪系统设计方案 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