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太阳能资讯 > 正文

深度报告||硅片行业:过剩背景下的寡头市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27 13:03:27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577


新进入者和替代品威胁不大,垂直厂商有扩张动力

随着行业格局日渐清晰,硅片龙头的地位日渐稳固,对新进入者也建立了足够高的壁垒。

一是资金壁垒,尽管近几年设备投资已经大幅下降,1GW硅棒和切片的产能投资仍接近10亿元,对于新进入者而言风险收益比偏大;

二是规模壁垒,目前一线龙头企业的产能门槛已升至20GW以上,巨大的产能一方面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能有效绑定下游客户,新进入者在产销两端都面临巨大的困境。

此外硅片行业的吸引力也较低,随着硅片价格大幅下降,龙头企业的盈利能力大不如前,对新进入者的吸引力也大为减弱。

替代品的威胁也较低,主要是目前晶硅产业链非常成熟,产业链也都是围绕硅片进行,整体不存在替代品;其他的太阳电池目前在产业链成熟性和使用场景上也没法和晶硅产业链竞争。

11.jpg

有能力改变局面的是垂直一体化企业的延伸。硅片行业的进入者通常是光伏产业链玩家垂直延伸进入,且由于光伏制造产业链毛利率上游高下游低的特点,进入者通常是下游电池、组件厂商向上游延伸居多。

尤其重要的是,由于硅片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对于一体化企业并不存在技术障碍,在技术路线相对清晰的情况下,电池、组件企业向上游扩张仍有较大吸引力。

2018年以来,仅内蒙古就有5家企业投资200亿元以上扩张硅片产能,其中绝大部分是单晶产能。

12.jpg

结论:毛利率继续探底下行,未来是龙头的薄利多销时代

整个行业目前处于也将持续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

目前,行业二三线厂商还能存活,随着价格战的延续,高成本产能逐步出清,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在这个过程中行业内公司的毛利率不可避免会下行;随着下游议价能力加强和龙头发起价格战,行业份额将更加集中,格局则趋于稳定,行业毛利率会在低位区间震荡,迎来龙头的薄利多销时代。

单晶或多晶厂商阵营内部竞争的关键是成本,因为硅片本身同质性较强,在品质和售价上的差异不会很大,成本是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因素,此外规模、资产负债表也是决定企业命运的重要因素;

单多晶厂商间竞争的关键是效率和成本的综合性价比,单晶近年来在降本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多晶在效率追赶上进步却不明显,导致主客易位,未来的努力方向仍是加速转换效率的提升。


原标题:硅片行业:过剩背景下的寡头市场

 
关键词: 硅片 光伏 产能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新型向日葵形太阳能集中器可使采集率提高10倍
太阳光自动追踪系统设计方案 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