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焦点新闻资讯 > 正文

氢能源是“伪命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05 14:04:44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591


  2019年3月15日,《政府工作报告》在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方面,提出了“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等内容。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作为面向未来的动力类型,成为新的关注点。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约为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年经济产值超过10万亿元。同任何新事物在发展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阻碍与质疑一样,尽管当下氢能源研究正大势当道,将带动着新的能源革命席卷全球,但仍不乏来自各方的质疑,甚至一度被认定为伪命题。

氢能源(图片来自网络)

  “伪”VS“真”,谁更有说服力?

  量产不现实?

  “伪”:作为动力能源,氢的来源就是问题,生产氢的成本会极其高昂,大规模量产根本不现实。

  “真”:目前,氢的制取产业有较为成熟的渠道和技术路线:一是以煤炭、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重整制氢;二是以焦炉煤气、氯碱尾气、丙烷脱氢为代表的工业副产气制氢,三是电解水制氢,年制取氢气规模占比约3%。作为二次能源,氢来源广泛。

氢能源转化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制取过程不“清洁”?

  “伪”:氢是二次能源,通常需要一种一次能源分解含氢原料,产生游离态的氢。目前,无论是分解化石能源还是电解水,都可能带来污染物或消耗大量的电能,这个过程本身的“清洁性”和“可持续性”就值得商榷。

  “真”:氢从化石能源中获取,有助于煤炭等一次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升供给侧质量;通过电解水制取,增加电力系统灵活性,有助于实现多异质能源跨地域和跨季节的优化配置,形成可持续高弹性的创新型多能互补系统。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图片来自网络)

  制取行为多此一举?

  “伪”:当前绝大多数的氢能源都来源于化石能源,也就是通过分解天然气得来的,然而市场上可见的LNG、CNG燃料汽车正是各类天然气汽车,中国天然气汽车早已经非常普遍,如此一来,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将天然气加工成氢能源呢?

  “真”:除核燃料外氢的发热值是所有化石燃料、化工燃料和生物燃料中最高的,为142,351kJ/kg,是汽油发热值的3倍,利用氢能源可以取消内燃机噪声源和能源污染隐患,利用率高。

氢能源汽车加氢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加氢站无法高覆盖率?

  “伪”:加氢站的建设要考虑距离、成本、需求度等多重因素。中国国土广袤无垠,地形多种多样,动辄几千公里的距离,实现加氢站的高覆盖率不现实。

  “真”:预计2020年、2030年中国加氢站数量将分别达到100座和1500座,2050年达到10000座以上,整体规模将位居全球前列。

典型储氢技术(图片来自网络)

  储存装置制造过程不环保?

  “伪”:已经面世的气态储氢装置为钢制氢瓶或碳纤维缠绕高压氢瓶等,而制造一个钢瓶或碳纤维就会产生类似二恶英等有害气体和物质。且不说生产氢是否环保,单就储氢装置的生产过程而言就不环保。

  “真”:当下,氢的储存主要有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和固态储氢三种方式,其中高压气态储氢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储氢装置也在不断研制升级,轻质储氢材质作为固态运氢装置不仅可以实现氢的快速充装及其高密度高安全输运,还可以提高单车运氢量和运氢安全性。

氢能源利用系统概念图(图片来自网络)

  安全性是隐患?

  “伪”:氢气燃点低,爆炸区间范围宽、扩散系数大,在浓度4%~74%的条件下均可能爆炸。一旦储氢罐发生碰撞破损,将会造成如同重磅炸弹爆炸的后果。

  “真”:氢气虽然燃点低,爆炸区间范围宽同时扩散系数大,但却是已知密度最小的气体,比重远低于空气,扩散系数是汽油的12倍,发生漏后极易消散,不容易形成可爆炸气雾,爆炸下限浓度远高于汽油和天然气。因此,在开放空间情况下安全可控。现阶段氢气储运方式以长管拖车为主,从充装到运输,都配有完善的安全装置和详细的操作规范。

 
关键词: 氢能源 能源 新能源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无线充电拓宽应用领域 “国家能源生物燃料研发中心”获国家能源局批准设立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