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观察分析资讯 > 正文

硅钼棒(JC/T 2014-201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3-06 17:28:41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517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硅钼棒的形状、尺寸规格、代号、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二硅化钼为主要成分制造的电加热元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3形状、代号、规格标记及产品标记   3.1形状、代号见表1。   3.2产品规格标记及产品标记见表2。   4技术要求   4.1外观质量   4.1.1硅钼棒冷端和热端表面应光滑平整,目视无裂纹、孔洞,喷铝段铝层无剥落,厚度应均匀,粒度细小均匀。   4.1.2 U形、W形硅钼棒热端的弯曲部位须光滑、对称。   4.1.3硅钼棒成品表面应覆盖有色泽均匀的防氧化保护膜。   4.2硅钼棒的形状尺寸偏差应符合以下规定。   4.2.1冷端、热端外径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4.2.4直棒的弯曲度不得大于0.3%。   4.3硅钼棒热端室温抗折强度应不小于300MPa,冷端与热端对接部位抗折强度应不小于200MPa。   4.4硅钼棒室温电阻率应为(2.6-2.9)×10-7Ωm。   4.5硅钼棒热端表面发热温度允许偏差应符合:沿长度任意两点间温度偏差应为50.0℃,同一圆周上温度偏差应为20.0℃。在1500℃±50℃时与标定的电阻值允许偏差为±5.0%。   5检验方法   5.1外观质量测试   采用目测法。   5.2形状尺寸偏差测试   5.2.1外径偏差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   5.2.2长度偏差用精度1mm的钢卷尺或直尺测量。   5.2.3平行度测试方法:把U形、w形硅钼棒置于平台上,将其中一分支紧贴于平面上,用精度为0.02mm的塞规测其另外分支与平面之间的最大间隙h,则h为U形、w形硅钼棒分支间的平行度。   5.2.4中心距偏差测试方法:把平行度合格的U形、w形硅钼棒水平置于平台上,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分别测试分支间最大间距H1和最小间距H2,则中心距偏差   5.2.5弯曲度测试:a)将两个相同高度的V形支架置于平台上,根据被检棒的长度调整两支架间的距离,该距离不得小于被检棒全长的98%;b)将被检棒的两端置于两支架的V形槽内,使最大弯曲点向下与平台距离最小,用精度为0.02mm的高度尺测量最大弯曲凹面至平台间的高度值H1,然后将棒体旋转180°,使最大弯曲点向上与平台距离最大,在同一位置用同样的方法测量最大弯曲凸面至平台间的高度值H2,通过式(1)计算出弯曲度:   5.3抗折强度的侧试   在室温下,取待侧试的热端棒材以及冷、热端接合点在中间部位的棒材,分别水平放置于万能材料试验机(单值相对误差±1%)支架的两个支点上(冷、热端应保持水平),两支点间距离为100mm。在被检棒两支点的中间位置垂直加压,记录棒材折断时的负荷,并根据式(2)计算出抗折强度:   5.4室温电阻率的测试   取长度为L(L≥200mm)的待测棒,首先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侧量棒材的平均直径d,然后用精度为0.02mΩ的电阻测试仪测量棒材电阻值R,并根据式(3)计算硅相棒的电阻率P:   5.5高温电阻和表面发热温度偏差的测试   在室内敞开的空气中,将被检棒水平放置于两电极之间,接通电源,通过单相调压器(容量视硅钼棒规格而定)慢慢增大通过硅钼棒的电流,通过光学高温计(1.0级)观察,待热端棒材表面温度达到1 500℃士50℃时,保温3min,利用电压表(0V-250V,0.5级)、电流表(0A-500A,0.5级)和电流互感器(300:5,0.5级)测出硅相棒两端电压V和通过的电流I,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R.同时利用光学高温计测量棒材各部温差。   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前逐支进行外观质量和形状尺寸偏差检验。   6.2形式检验   发热体的抗折强度、室温电阻率和表面发热温度偏差为型式检验项目,在生产设备、生产原料及生产工艺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以上项目为每年检验一次;当生产设备、生产原料及生产工艺等因素发生变化时,需要进行抽检试验,对每一批次随机抽检3支发热体进行上述项目的检验,直到所检发热体的数据满足指标要求为止。   7包装、标志、运输及贮存   7.1包装和标志   每件经检验合格的产品用专用包装盒包装,标上产品批次。同一批硅钼棒装人硬质包装箱包装,并用良好的避震填充物填充避震。包装箱内同时附有产品合格证,合格证上应清晰标明标注:产品名称、规格、数量、批号、制造厂家、出厂年月及“易碎”、“防潮”等字样(标志应符合GB 191的规定)。   7.2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不允许碰撞、挤压和强烈震动。   7.3贮存   产品应存放在通风、干燥、没有酸碱及其他腐蚀性气体的库房内。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新能源车亟待迈过两道坎 我国分布式能源有望现状分析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