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驱动下,消费金融如何抓住“绿色”机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3-24 11:02:49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622


科技驱动

助力绿色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作为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将在支持绿色金融更加高效服务于实体经济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监管部门已经将金融支持碳中和列为2021年重点工作,而科技创新正是促进绿色金融最有效举措。

绿色金融涵盖了绿色小微、绿色信贷、绿色消费、绿色投资等细分领域,要想真正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就需要对相关的绿色经济活动进行计量与识别,需要大数据、物联网、AI、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来为绿色金融赋能。因此,在与“碳中和”逐步接轨的过程中,线上化、智能化、数智化转型成为金融机构践行绿色理念的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借助金融科技力量可有效增强其绿色识别及环境风险管理能力,实现业务管理降本增效,并通过绿色金融数据和ESG信息不断丰富产品体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绿色转型模式。

目前,金融科技已在绿色金融的多个业务领域开展实践探索,各类应用场景层出不穷,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业务领域和应用场景的交叉融合尤为突出,以绿色消费应用场景为例,各类机构在绿色消费领域展开了积极?泛的探索和实践,主要表现在?撑绿色?活和绿色消费的基础设施,如绿色产品在线购买、智能打?绿色出行、共享单?、废旧产品在线回收等。?数据、??智能、5G等新兴技术的综合运营,使绿色消费应用场景展示出智慧化、个性化、精细化的特点,持续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

而消费金融市场在科技的驱动下,数字化、智能化改革已被各机构排上日程,尤其一些头部消费金融公司高度重视自主研发,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业务平台,通过全流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运营效率和风控能力,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且低成本的服务。例如招联金融的“风云”系统能够根据不同客户、不同场景的消费进行智能分级、自动校验、模型评分;平安消金依托信贷科技力量,重点发展智能获客能力,包括泛场景+闭环场景、线上+线下,构建以场景为主的营销生态。各类机构纷纷发力金融供给端,利用科技为客户开发和提供更具价值的绿色消费信贷产品,在促进绿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同时,也能够为引导绿色消费市场的发展起到有效助力。

大势当前

消费金融的绿色事业机遇几何?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社会经济绿色转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机遇方面,当前以低碳发展为特征的新增长路径已成为全球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绿色金融被大力推动,或将成为引导整个社会经济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主流方式,这就意味着高碳行业获得融资的机会将逐步减少,进而加速整个社会经济产业的洗牌。目前看,绿色金融规模分布与中国金融结构的特征比较类似,绿色金融以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为主,虽然总量较大,但与银行业超过300万亿元的总资产相比,还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而在挑战方面,主要是目前中国绿色金融领域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绿色金融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和市场体系不完善问题。当前,尽管金融业对绿色金融的發展有一定的热情,但绿色金融的实施仍然主要由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外力驱动,而缺乏金融机构自身的内在动力。现阶段,金融机构仍然对绿色金融概念所蕴含的巨大经济和社会价值缺乏深刻认识,许多员工对绿色金融了解不深,缺乏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实践经验。此外,绿色金融产品还面临创新不足、模式单一等瓶颈,无法满足市场的绿色需求。

因此,消费金融、银行等机构应积极推动传统业务与绿色理念的结合,具体举措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第一,树立绿色意识,构建绿色体系。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目前更多地依赖于政府的机制设计,如何平衡好政府和市场两种调节手段,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绿色金融的相关扶持政策更要注意激发绿色企业自身的潜力,让市场力量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体系构建中来,增强绿色金融的市场化水平和可持续性。从上述层面看,将消费金融等业务引入绿色金融,有利于筑牢绿色金融发展的底层根基,进一步促进整体金融格局的优化。此外长期来看,也有利于转变金融机构从业者的观念,更多地将绿色金融的发展看作是顺应市场趋势、满足市场需求。

第二,切入绿色需求,打造精品服务。短期看,消费金融、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本身就是绿色金融的一个组成部分,能够促进绿色金融体量增长;长期来看则能够为绿色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拓宽市场,从需求角度为绿色金融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在科技驱动的大背景下,绿色金融的未来必定是深入洞察市场需求,通过精品产品和服务的打造获取市场青睐,而并非一味依靠政府补助。

第三,调整信贷结构,促进绿色普惠。如果说绿色产业的兴起能够调整产业结构,那么绿色金融的参与则能够进一步促进信贷机构的优化。从这个层面来看,金融机构可以通过需求牵引的倒逼机制,为绿色产品相关的市场需求主体,在金额、日期、还款方式等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使得消费者有动力自发选择绿色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而为绿色企业和绿色金融的商业模式打造可持续性,进而为其长远的财务业绩回报带来持续保障。

声明须知:易观分析在本文中引用的第三方数据和其他信息均来源于公开渠道,易观分析不对此承担任何责任。任何情况下,本文仅作为参考,不作为任何依据。本文著作权归发布者所有,未经易观分析授权,严禁转载、引用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易观分析发布的任何内容。经授权后的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使用时应原文引用并注明来源,且分析观点以易观分析官方发布的内容为准,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删减、增添、拼接、演绎、歪曲等。因不当使用而引发的争议,易观分析不承担因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并保留向相关责任主体进行责任追究的权利。

       原文标题 : “双碳”背景下,消费金融如何抓住“绿色”机遇?

<上一页  2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