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中国节能环保企业启示录:泰晤士水务入华27年浮沉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15 18:39:11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80


   1989年,英国政府将水务(包括供水和污水处理)部门私有化,泰晤士水务成为了英国最大的水务公司。它拥有英国最大的污水管道——泰晤士河排水管道,而它拥有的上水管道和下水道“足以绕地球三圈”……

  1989年进军中国市场

  作为世界三大水务巨头之一,泰晤士水务于1989年进入中国。与苏伊士、威立雅等“洋水务”相比,在进入中国这件事上,泰晤士并不是脚步最快的那一个。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一直把城市供水排水视为公益性事业,自来水厂都是国营企业,污水处理厂为国有事业单位,由政府集中统一管理。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外资开始进入中国城市建设。1984年,中国开始组织BOT试点——上海设立了“九四专项”,直接到国外筹资,到1986年,共筹集外资32亿美元,并且几乎有40%用于包括水务项目在内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据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戴星翼介绍:“以1986年日元贷款支持长春市中日友好水厂建设为标志,外资成为了中国供水企业筹集资金的一条重要渠道。到1992年底,中国城市供水行业先后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以及日本、法国等国政府提供的中长期优惠贷款,建设的城市供水项目有140多项,利用外资达17亿美元。”

  1992年,世界水务巨头法国苏伊士集团投资广东中山市坦洲水厂。这是中国第一家全部由外商投资建设并经营的水厂。坊间认为,外资水务企业撞开了中国水务的大门,开启了“直接投资元年”。

  这一年,泰晤士水务也开始在中国参与城市给水厂的经营和管理。同时期的泰晤士,相较于活跃的苏伊士、中法水务,只是个“安静的小王子”。但这家伴随着英国供水事业私营化而崛起的世界水务巨头,开始活跃于“科学治水”的市场推广活动中,也日渐活跃于各种项目合作中,例如:珠江治理、支持苏州社区供水工程、竞标南京自来水经营项目……更有评论说,彼时的泰晤士水务正为“教育”中国市场乐此不疲。

  “黄金时代”不温不火的那一个

  入华十余年,除1996年以BOT模式、投资6800万美元取得上海市北自来水公司下属大场水厂项目为期20年的经营权外,泰晤士水务的其他项目均处于漫长的预热期。泰晤士水务获得的大场水厂项目,甚至被其竞争对手视为“难得的收获”。

  1996年,泰晤士水务、原英国宝维士公司与上海市北自来水公司共同经营上海大场自来水经营项目,整个项目包括三个阶段,即建设工程、20年经营权、转让合同。在之后6年的时间内,泰晤士水务为上海200万人口提供了用水。

  2001年,泰晤士水务收购了原英国宝维士公司对项目50%的股份,使大场项目变成独资公司,从而成为中国第一个私营投资的“建运交”项目。

  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承诺固定回报的BOT,曾是各个地方政府吸引外资进入路桥隧道、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方式。上海也不例外,在同泰晤士水务公司签署的大场项目专营协议里,政府承诺给予其15%的固定回报——当时的银行利率约为9%,所以15%算是“市场均价”。

  2001年12月11日,国家计委发布了《关于印发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凡是鼓励和允许外商投资进入的领域,均鼓励和允许民间投资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经营性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建设。业内普遍认为,这是水务行业市场化的起点。

    
 
关键词: 水务 项目 公司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