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合同能源管理企业成产业中的“蚁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25 09:06:08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85


  项目开发混乱

  企业喊“缺钱”,有钱的金主却在苦寻合适的项目。

  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该公司在2010年设有低碳事务部,但是从去年开始逐渐将这一部门合并到综合事务部,手头项目已经所剩无几。风险大、盈利低、找不到合适的项目,成为公司对业务部门作出调整的主要原因之一。

  浦发银行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向记者细数了企业融资难的4个原因:“注册资金少,缺少抵押物;节能服务公司使用了很多新技术,银行对这些新技术欠缺把握性;项目一般较小,银行的积极性不足;银行很难突破传统的信贷模式。”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发布的一份有关金融支持节能减排的研究报告称,节能项目主要面临3个风险:技术风险、融资风险和节能结果认定风险。节能服务产业在技术鉴定和节能效果认定方面一直缺乏权威标准。

  原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办公室执行主任王树茂指出,国内现在有很多节能技术,非常混乱,鱼目混珠,有些节能服务公司能力不强或者夸大节能效果,真假难辨。

  “由于缺乏比较权威、有效的信息,金融机构和企业很难判断某项技术到底有没有风险,这就需要提供信息服务和检测服务。所以,中国急需建设完善检测队伍和检测机构。这是一个能力建设问题。”王树茂说。

  “先进科学的能源计量工作能够为耗能企业提供有效的计量技术服务,既能找出节能降耗的切入点,又能为供需双方提供准确的节能量,例如规范的蒸汽计量、液体计量等。此外,也可以通过引入国际第三方标准对节能效果予以衡量,例如IPMVP的引入。只有行之有效地解决技术鉴定与节能效果认定的问题,节能减排产业才能获得长足发展。”黎友焕表示。

  浦发银行上述工作人员提出了诚恳建议,银行可以改变思路,设计组合产品对节能服务公司进行信贷;引入第三方评估,使银行放贷放心;把某一类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进行量化改造,比如建筑节能项目,可以与协会合作进行批量信贷。

    余下全文
 
关键词: 项目 能源 合同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