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EMC模式带动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28 13:01:49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78


  一直以来被称之为“需求侧”产业的节能服务行业,原本是产业大军中的“小不点”,但进入“十二五”以来,在强有力的政策推动和市场驱动下,该产业异军突起,有望成为节能减排工作的一大利器。

  据悉,仅2009年~2011年三年间,节能服务公司数量增长了3000多家,随着合同能源管理(简称EMC模式)在市场受宠,将带动节能服务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5年乃至10年期间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改造的主角地位清晰,但日子并不见得好过。”虽然未来发展前景看上去很美,但是投入大、回收慢、融资难、节能量测算难等都成为考验EMC模式这一节能“新宠”的诸多难题。

  产业突破发展离不开积极的政策扶持。记者最新了解到,国家发改委近日将召开合同能源管理暨经验交流会,对节能服务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予以分析解答,有望为该产业发展释放更有利的政策信号。

  门槛低或是致“乱”主因

  一个化工企业,由于设备和工艺流程老化,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仅电费每年就要开支3000万元,同时,余热废气排放让企业长期背负减排压力。化工厂想进行设备和工艺改造,但苦于没有数千万元资金投入,有心无力。此时,有节能服务公司主动上门,与该化工企业签订了8年期合同。节能公司免费提供节能改造技术资金和设备,化工企业由此顺利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当年节约电费1000万元,并获得销售余热废气的部分收益。按照协议,节能公司每年获得节省电费和余热废气销售收入的八成收益。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EMC模式案例”。某相关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该模式利用市场化机制,使用能企业在“零投入”情况下提升能效、减少排放、节约成本;节能公司挖掘了潜在市场机会,合理分享节能收益;政府部门减轻环保民生事业财政支出压力,“由于能够让多方共赢,合同能源管理已逐渐成为国内节能减排市场的重要运营模式”。

  另有专家表示,就、节能减排产业而言,目前最重要、最实在的就是合同能源管理,没有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减排就很空洞。但是国内的合同能源管理刚刚起步,存在问题不少。

  而作为合同能源管理的重要参与者,节能公司为企业提供专业有效、迅速翔实的解决方案,其自身实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此方式的推广程度。然而我国节能公司起步较晚、规模尚小、数目较少、实力不足,诸多企业难以形成有效的商业化运作,大大制约了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的运行效率。

  对于合同能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个别业内人士深有感触。“现在一提到节能服务,好多企业都反感,这种现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节能服务公司造成的。国内合同能源管理行业真正发展起来也就这两年,行业发展得快,各种各样的公司都打着节能服务的名目进入,整个行业显得有些混乱。”

  但与此同时,政策鼓励与扶持的作用日益显现。近日,国家节能中心主任李仰哲表示,“十二五”期间将继续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的应用。在《“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都将合同能源管理作为有力措施推进使用。力争达到“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到2000多家,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十二五“时期形成60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的目战略标。

  国务院今年6月底正式印发的《“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更是把服务业培育工程列入八大重点工程。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也提出,“到2015年,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业销售额年均增速保持30%。”得益于政策的推动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自身的良好市场表现,合同能源管理或将成为节能减排事业主力军。

    
 
关键词: 能源 合同 产业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