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海绵城市建设三大关键策略探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29 14:06:21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95


  洪涝适应策略

  金华燕尾洲公园案例

  当代工程治水理念崇尚“严防死守”的对抗哲学,遍中国大地已没有一条河流不被刚性的防洪堤坝所捆绑,原本蜿蜒柔和的水流形态,而今都变成刚硬直泄的排水渠。千百年来的防洪抗洪经验告诉我们,当人类用坚固防线将洪水逼到墙角之时,洪水的破堤反击便指日可待,此时的洪水便成为能摧毁一切的猛兽势不可挡了。海绵应对外部冲力的哲学是弹性,化对抗为和谐共生,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我们崇尚“智者乐水”的哲学,那么,水的最高智慧便是以柔克刚。

  浙江金华的燕尾洲是一个与洪水为友的实验性工程,重点探索了如何通过建立适应性防洪堤、适应性植被、适应性步行交通、适应性构筑物及适应性的土地使用,来实现与洪水相适应的弹性设计。

  在隔江相望的城市包围下,燕尾洲已经成为金华这一具有100万人口的繁华都市中唯一的、尚有自然的蒹葭和枫杨的芳洲。义乌江和武义江在此交汇而成婺江(金华江)。洲的大部分土地已经被开发成为金华市的文化中心,现建有婺剧院,为曲线异形建筑。洲的两侧对岸分别是密集的城市居民区和滨江公园,但由于开阔的江面阻隔,市民难以到达和使用洲上的文化设施。留下的洲头共26公顷的河漫滩,其中部分因采砂留下坑凹和石堆,地形破碎。洲头另一部分土地尚存茂密植被和湿地,受季风性气候影响,每年受水淹没,形成了以杨树、枫杨为优势种的群落,是金华市中心唯一留存的河漫滩生境,为多种鸟类和生物提供庇护, 包括当地具有标志意义的白鹭。

  因此,设计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在提供市民使用的同时,保护这城市中心仅有的河漫滩生境。这需要与洪水为友,建立一个与洪水相适应的水弹性景观。

  本设计不但将尚没有被防洪高堤围合的洲头设计为可淹没区,同时将公园范围内的防洪硬岸砸掉,将河岸改造为多级可淹没的梯田种植带,这样不但增加了河道的行洪断面,减缓了水流的速度,缓解了对岸城市一侧的防洪压力,提高了公园邻水界面的亲水性。

  梯田上广植适应于季节性洪涝的乡土植被,梯田挡墙为可进入的步行道网络,使滨江水岸成为生机勃勃、兼具休憩和防洪功能的美丽景观。每年的洪水为梯田上的多年生植被带来充足的沙土、水分和养分,使其能茂盛地繁衍和生长,不需要任何施肥和灌溉。梯田河岸同时将来自陆地的雨洪滞蓄和过滤,避免对河道造成污染。

  建立在适应性地形、植被和适应性生态防洪堤上的步行网络也是一个与洪水相适应的系统。跨越两江四岸的“八咏桥”蜿蜒于200年一遇的洪水位之上,其底下的栈桥和公园步道系统则分别可在50年一遇、20年一遇、10年一遇及1年一遇的洪水水位相适应,具有充分的使用弹性。构筑物的设计也是充分考虑不同强度的洪水风险,设计在20年和200年一遇的水位之上,且作了可淹没的设计,保证在淹没之后能保存完好并迅速恢复使用。

  本项目尽管只有一段微不足道的生态防洪区域,但可作为城市适应洪水设计的样板,供借鉴和推广。

  结语

  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三大关键策略:消纳、减速与适应,尽管本文在举例说明时分别进行了讨论,但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多情况下它们需要被组合运用,形成“源头消纳滞蓄,过程减速消能,末端弹性适应”的基本模式;这个模式与常规的水利工程和雨洪管理策略的集中快排、严防死守等工程策略完全相反。消纳、减速与适应构成的生态防洪和雨洪管理工程模式,将当代生态防洪理念与中国本土智慧相结合,系统解决洪涝问题。这些传统智慧包括千百年来被成功应用于农田水利中的基塘系统和陂塘技术。所以,海绵城市并不需要“高技术”,它们可以通过“低技术”来实现,它们也不需要巨大的工程,而是分散式的小型工程途径。海绵城市本质上讲是对工业化城市建设方法及灰色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的反思和修正,是一种人与土地、人与水的生态关系的回归,当然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回归。

  
 
关键词: 海绵 城市 洪水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