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太阳能资讯 > 正文

光伏电站成为“穷人的银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05 10:01:46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11


:“如果在我们的努力下,能让农村最贫困的‘鳏寡孤独痴残’六类人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那扶贫工作就算是取得了真正实效!”龙岩市省派驻村干部领队陈建这样说道。秉持这个理念,熟悉国家政策的陈建,不遗余力地在长汀等地推行光伏电站。如今,光伏电站在长汀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穷人的银行”。只要有阳光,光伏电站就能为当地群众脱贫提供涓涓不断的资金保障。

曾坊村的光伏电站,被村民亲切称为“穷人的银行”。

村支书的忧虑一扫而空

6月23日10时,天气酷热难耐。沿着平坦的县道,记者来到长汀濯田镇永巫村,永巫村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村民2562人。在烤烟房前,记者遇见了村支书陈腾腾,他指着烤烟房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笑容满面地说:“到10时10分,光伏电站今天的收入为101.53元。”

为何这么清楚?因为光伏电站已经联网,每位村民通过手机软件,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光伏电站盈利情况。“光伏电站让村集体实现稳定收益,村里的35户精准扶贫对象日子会过得更好。”陈腾腾说。

2014年4月,省派永巫村第一书记李榕到永巫村后,带领村民,建起了蓝莓基地,搞起了农业生态旅游,2015年村民人均收入增加到8050元,但是35户精准扶贫对象还只能靠政府“输血”为生。这些人没有劳力、没有技术,想要脱贫,出路在何方?

“要精准脱贫,建光伏电站。”今年5月,李榕在陈建的建议下,向上争取资金建设光伏电站。陈腾腾说,当初对建光伏电站他不是很支持,因为村民们总认为光伏是个很神秘的事情,自身又没有技术,今后如何管理都成问题。但在参观其他地方的光伏电站后,村民们的态度来了个180度转弯,因为现在的光伏电站都是智能电站,根本不需要人工管理,村民们只要有空时清扫一下太阳能电池板就行了,出现故障由厂家保修。

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永巫村筹措到37.5万元扶贫资金,建起了50千瓦光伏电站,5月23日顺利并网发电,到6月23日上午11时,已经收入5528.87元。光伏电站,既能增加集体收入,又能保障精准扶贫对象脱贫,陈腾腾心中的忧虑一扫而空。

政策保障,电力部门护航

只要有阳光,躺着都能发财,这等好事靠谱吗?“靠谱!”长汀县供电有限公司副总张光耀这样回答。张光耀说,光伏技术发展已经十分成熟,从目前情况来看,长汀县光伏电站发电十分稳定,没有出现故障。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农户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所生产的电总价达到1元/千瓦时,对境内的每一座光伏电站,我们都严格按照合同足额准时支付电价。

 
关键词: 光伏 太阳能 电站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新型向日葵形太阳能集中器可使采集率提高10倍
太阳光自动追踪系统设计方案 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