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焦点新闻资讯 > 正文

中广核七大创新 如东海上风电突破世界难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14 12:02:13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26


9月8日,中国广核集团宣布,作为我国首个“双十”(离岸距离不少于10公里、滩涂宽度超过10公里时海域水深不得少于10米)海上风电项目的中广核如东海上风电项目(以下简称如东项目)全场投入商业运行,这标志着中广核建成中国装机容量最大、离岸最远海上风电示范项目。

面对建设首个“双十”海上风电项目的技术困难和环境考验,中广核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团队,对项目进行了精心设计和规划,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一步一个脚印、踏实有序地推进项目建设任务,成功克服了各种困难,最终使如东项目实现了国内外的七大创新:

一、建成国内第一个离岸距离最远、装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离岸距离约25公里,装机容量超过15万千瓦。

二、成功建成了亚洲首座海上升压站。海上升压站采用陆上模块化建造、海上整体吊装的施工方案,大大减少了海上施工作业时间,保证了海上升压站的产品质量,是国内首先采用海上升压站的整体式布置和安装方式的海上升压站。升压站采用微正压封闭式,解决了海上环境对设备的腐蚀问题,提高了设备耐久性;提出了海上升压站电气系统设计的总体解决方案;采用海上风电场一体化监控管理平台,实现了无人值守、远程运维;采用了无过渡段单桩式基础型式,提高了海上升压站基础的可靠性、经济性;钢和耐火材料组合的防火结构型式、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与火探管相结合的灭火系统,保证海上升压站的安全性。以上各方面均在国内开创了先例。

三、铺设了国内最长的,两根110千伏三芯海底电缆,单根海缆长达28.5公里,重近2300吨,海缆敷设施工需经过13公里长的潮间带,需一次装船且一次乘船敷设完成。采用始端登陆与末端登陆,成功克服施工难度大、施工窗口期短等难题,顺利完成了铺设施工,为后续海上风电长距离跨潮间带海缆敷设积累宝贵经验。

四、采用新工艺,成功解决了单桩垂直度需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内的世界难题。如东项目的单桩基础钢管桩长93米,重达940吨,单根造价超过1000万元,是国内最大的单桩风机基础。如果施工中出现倾斜,垂直度超过千分之三,则钢管因不符合要求而报废,损失上千万。在建设过程中,中广核创新性地采用了可拆卸式稳桩平台,浮吊吊打沉桩施工工艺,实现了首个深水区无过渡段、单桩、稳桩平台工艺,成功解决了单桩垂直度控制的世界难题。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成本,解决了国内支撑腿沉桩船舶等大型船机设备短缺的问题,实现首个深水区取消过渡段单桩基础。

五、首创砂被护底风机基础防护方案,解决海上风机基础冲刷防护的世界性难题。其中,如东项目采用了砂被敷设自动脱钩技术,成功解决又一世界性难题。

六、首创集成式套笼方案,解决海上风电项目基础附属构件的施工均在海上施工现场组装的难题。如东项目通过优化采用在陆上对基础附属构件进行整体套笼制作,运到海上后进行一体化安装的工艺,有效地缩短了施工时间,降低了安全风险。

七、采用国产自升式平台安装风机。风机安装采用陆上码头预组装自升式平台,单叶片安装工艺,确保了项目如期建成。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无线充电拓宽应用领域 “国家能源生物燃料研发中心”获国家能源局批准设立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