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我国海绵城市单体项目BOT模式占比达59%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20 19:30:04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377


  可行性缺口补助为其主要回报机制

  回报机制方面,海绵城市PPP项目主要存在三种付费方式:使用者付费(由购买服务者支付购买费用)、政府付费(由政府直接出资)和可行性缺口补助(使用者付费不足以满足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成本回收和合理回报,而由政府以财政补贴、股本投入、优惠贷款和其他优惠政策的形式,给予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的经济补助)。

  据统计,可行性缺口补助占比最高,达63%,而使用者付费方式占比较少,仅为3%。

  

数据来源: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E20研究院整理

  图2 海绵城市PPP项目回报机制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海绵城市多为公益性项目,而公众很难为公益性项目买单,企业方所关注的项目投资成本存在难以收回的风险。因此,海绵城市中的大部分项目则更多采用可行性缺口补助方式或政府付费方式。

  在政策的驱动下,海绵城市市场需求正在不断释放,各方阵企业亦在随之布局。但是,在具体的项目执行过程中,由于项目边界、考核维度以及商业模式、回报机制等因素的不明确,市场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众多企业处于观望态势,单纯海绵城市的PPP项目落地仍有难度。

  
 
关键词: 海绵 项目 城市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