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我国海绵城市单体项目BOT模式占比达59%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20 19:30:04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377


   从2012年首次提出海绵城市的概念,到2016年第二批试点城市公布,海绵城市在“十二五”期间备受市场关注。但据观察,目前海绵城市的项目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存在项目边界不清,交易机制不明确等问题,从而制约了行业需求的快速释放。

  框定海绵城市市场化项目范围,明晰项目边界

  2014住建部年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指出,海绵城市项目建设主体包括:城市水系、城市绿地与广场、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

  考虑到项目的市场化及可操作性,将海绵城市项目建设所涵盖的内容梳理为:生态治理、水环境治理(包括:城市排水防涝、黑臭水体治理、雨水收集、管网、水处理等)、信息化管控平台、城市道路与管网、棚户区及新旧小区建设与改造五大部分。此外,E20研究院认为,海绵城市的项目建设是一个整体性的工程,其核心的建设内容包含生态治理和水环境治理,在此基础上,部分海绵城市项目还会将信息化管控平台、城市道路与管网、棚户区及新旧小区建设与改造等打包进入项目中,构成一个系统性的海绵城市项目。

  

数据来源:E20研究院数据库

  图1 海绵城市项目类型

  据调研统计,在上述海绵城市项目中,以单纯水环境治理居多,占比达47.2%;其次,是包含生态治理、水环境治理、城市道路与管网、棚户区及新旧小区建设与改造的综合性海绵城市项目位居第二,占比接近14%。

  PPP为其主要商业模式,单体项目仍以BOT为主

  在环境产业中,项目的运作模式可分为政府采购工程和政府采购服务两种,海绵城市的项目在实际操作中,以政府采购服务的运作模式为主,商业模式多采用PPP的方式,但由于海绵城市体量庞大,项目在运作时常被拆分为多个不同模式下的单体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在单体项目运作中,仍以BOT为主,占比达到59%。具体而言,从目前海绵城市项目类型来看,水环境治理包括黑臭水体,雨水收集和污水厂处理等,其单体项目仍采用BOT模式;生态治理多采用的运作模式为BOT模式或TOT模式;城市道路与管网,以及棚户区及新旧小区建设与改造多采用的模式为EPC或EPC+O模式;信息化管控平台多采用的模式为TOT模式。

    
 
关键词: 海绵 项目 城市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