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太阳能资讯 > 正文

采煤沉陷区光伏电站设计三方面需要注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27 09:08:34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358


  4建筑物体型应力求简单,平面形状以矩形为宜,单体建筑物的长度不宜过长,必要时用变形缝分开。或将建筑物分成若干个彼此互不关联、长度较小、自成变形体系的独立单元,以增强建筑物抵抗地表变形的能力;

  5设置钢筋混凝土基础、圈梁和构造柱,其位置、数量、尺寸和配筋量根据地表变形值的大小计算确定。墙体转角、丁字和十字连接处应沿高度增设拉结钢筋,门窗洞口上、下应增设拉结钢筋;

  6在技术和施工条件许可时,建筑物应尽量选用静定结构体系;

  7逆变器及箱变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或箱形基础,整体性好、刚度大,对建筑物抵抗地表变形比较有利;

  8光伏支架尽量减小阵列支架长度,增强抵抗不均匀变形能力;光伏支架在地表倾斜较大的区域,应尽量采用可调节支架以适应地表不均匀变形;

  9光伏组件、汇流箱、以及变压器等之间的线缆要考虑留有一定的富裕长度,以防地表(残余)水平拉伸变形的影响;线路铁塔基础采用大板基础,此基础抗变形与抗不均匀沉降性能较好,可防止小范围因沉降引起的裂纹。

  三监测措施

  建构筑物设置沉降观测点,定期进行观测,直接监测采空区地表及建筑物的下沉情况,获取地表沉陷变化特征,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发现地面变形及破坏应及时进行处理,并对治理结果进行监测。

  另外还有对采空区采用注浆法进行处理措施、未来煤层井下开采的技术措施等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是煤矿开采、治理措施,这里就不一一讲述。

  采空沉陷区光伏电站在采用优化建筑布置、抗采动变形建筑设计、地表裂缝处理、采空区注浆治理、井下开采技术措施、地表与建筑物沉陷变形监测等措施后,在部分采空沉陷区进行光伏电站建设还是可行的。

 
关键词: 光伏 太阳能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新型向日葵形太阳能集中器可使采集率提高10倍
太阳光自动追踪系统设计方案 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