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太阳能资讯 > 正文

光伏企业跨界做储能 储能行业迎风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0-13 15:05:18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93


  记者观察到,不少光伏企业,比如协鑫、阳光等纷纷涉足储能,那么光伏企业做储能又有哪些优势?

  “光伏企业做储能应用非常有优势。”李卫春进一步解释说,“光伏发电相对发展的历程比较久,企业积累的经验也较多,同时光伏发电具有多样性,既可以是分布式、集中式,也可以是商用模式或工业用模式,再加上‘光伏+’的应用,使得其开拓、创新是无限制的。此外,光伏企业在应用中碰到的问题比其他行业更多,且解决问题的迫切性更强,理解也更深刻。面对多样的用户需求,会根据需求定制产品和应用方案。这样光伏企业做储能,得到更具可用性方案的优势更明显。”

  据介绍,目前有三类光伏企业对储能应用比较积极。一是电站开发商或业主,了解光伏电站需要怎样的配置、是否符合智能微网的功能、要否符合产业政策支持。第二类是组件企业,目前的几大品牌都是大型组件企业,它们有垂直整合资源的实力,把光伏和储能结合起来比较方便。第三类是做逆变器的企业,对储能技术掌握得比较深刻,做逆变器产品转型到储能产品也比较方便。

  政策助推储能发展

  6月初,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首次明确了电储能作为电力市场辅助服务提供者的市场主体地位,并制定了补偿机制,为电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提供了全新政策支撑。

  在李卫春看来,这是非常好的储能产业政策信号。新行业的发展、应用市场需要有一个培育的阶段,储能行业在中国正在经历这一培育过程。2016年是储能行业发展元年,这一政策对储能具有里程碑意义。

  随着电储能身份地位的确定,未来储能行业产业化和规模化能否迎来爆发式增长是关键,由产业规模化、与电动车整个行业发展匹配性以及电池本身的价格和使用经济性来决定。

  记者了解到,目前的储能项目普遍存在成本过高问题,行业希望国家能够给予一定的补贴,以减轻成本压力。据李卫春介绍,在国外,从储能技术到储能应用的初期都有相应的配套支持政策。比如日本、美国、澳洲、德国都有储能补贴政策。“经历了初期补贴之后,接下来就是产业化和商业化的问题了,储能能否广泛应用取决于技术本身的适用性、市场体量以及经济性,即价格能否被市场接受。”

 
关键词: 光伏 太阳能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新型向日葵形太阳能集中器可使采集率提高10倍
太阳光自动追踪系统设计方案 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