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太阳能资讯 > 正文

【揭秘】江苏徐州的光伏产业是如何兴起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0-14 10:06:46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68


  太阳能光伏网讯光伏发电因清洁、安全、便利、高效等特点,被誉为迎接新能源时代到来的朝阳产业。近年,光伏产业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在我国,光伏产业已被列为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然而,这样一个新兴产业却与徐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这座老工业基地的城市名片。

  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一条被当地人称为光伏路的道路,漫步这条道路,随处可见标着“gcl”字样的工厂。这些工厂隶属于同一光伏企业——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保利协鑫),这条道路就是以保利协鑫命名的道路——协鑫大道。

  在保利协鑫位于协鑫大道两旁的众多工厂中,有两家工厂堪称世界之最。这两家工厂分别是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能硅业)、江苏协鑫硅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前者是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制造厂,后者则是全球最大的晶体硅方锭供应方。

  正是在这两家工厂的支撑下,保利协鑫仅用短短10年,便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光伏材料制造商。

  光伏产业,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徐州!这是行业的评判,亦是外界的共识,足见徐州光伏产业在全球光伏领域的王者地位。

  徐州光伏产业到底有多牛?透过保利协鑫便可见一斑。目前,保利协鑫多晶硅产能达7.5万吨、硅片产能达15吉瓦,分别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4、1/3,均位居全球第一。

  如此令人艳羡的发展成就,绝不是一蹴而就,徐州光伏产业发展的每一步,都折射着徐州这座城市对产业转型的孜孜以求。

  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作为依靠煤炭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徐州产业转型变得越来越迫切,老的产业淘汰,新的产业必须顶上来。拿什么顶?怎么顶?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徐州产业转型。不破不立,大破大立。徐州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地将目标锁定光伏。

  10年前,国内的光伏产业刚刚起步,光伏企业出于资源禀赋及消费市场等因素考虑,多落户于沿海城市。一不沿海、二无资源优势的徐州靠什么能吸引光伏企业落户?

  “决心,极大的决心。”作为跟踪报道保利协鑫多年的记者王正喜回忆道,那时,徐州市委、市政府认定了发展光伏这一产业,举全市之力,尽全力去满足光伏项目落地的一切条件,目的就是要以光伏产业谋求徐州经济新的增长点。

  王正喜的话得到了保利协鑫副总裁吕锦标的佐证“我们第一个光伏项目本是要落户连云港,但被徐州的真诚与热情打动,加之徐州交通区位优势凸出,所以我们的光伏项目最终落户徐州。”保利协鑫在徐州投资兴建中能硅业项目,迈出了跨越发展的第一步。

  从签订协议到民宅、荒地清表,中能硅业项目仅用两个月便进入建设阶段。而在建设阶段,徐州采取针对性举措,提供全方位服务,“快”字当头推动中能硅业项目加快建设。

  2006年6月,中能硅业项目开工建设,2007年9月一期工程投产,完成了同类工程需要数年才能完成的进度,迅速抢占了市场先机,成为业界新锐。

  “如果当时没有徐州全市上下的大力支持,中能硅业项目建设进度不可能如此之快。”吕锦标感慨,“现在想想,当时项目工期如果滞后几个月,我们将错失发展的绝佳良机,很可能就不会有如今的保利协鑫。从这一点来说,今天的保利协鑫,与徐州市委、市政府,与徐州全市人民的付出密不可分。”

  正是由于争分夺秒抢工期,中能硅业项目建设与产能扩张快速推进。从一期工程开工到四期工程竣工,中能硅业形成占地2000多亩的产业基地仅用5年。即使面临200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与2011年的全球光伏“寒冬”,中能硅业项目建设也没有停步。

  在这5年中,中能硅业依靠科技创新,持续进行着技术升级。“中能硅业项目每一期工程,都有新的技术在支撑,绝不是单纯的产能扩大。”吕锦标告诉记者,“业界不时传出产能过剩的声音,其实这是因为国内很多光伏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性价比难与国外企业产品抗衡,是一种‘假过剩’。我们始终坚信品质取胜,只要有质量过硬,产品不愁没有市场。我们就是要用最低的成本、最好的质量,占领利润最高端。”

3
 
关键词: 光伏 徐州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新型向日葵形太阳能集中器可使采集率提高10倍
太阳光自动追踪系统设计方案 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