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太阳能资讯 > 正文

“种太阳”照亮脱贫路 蒙阴县光伏扶贫惠及百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0-24 10:03:30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340


  红瓦、白墙与青檐是农村典型的村居样式。但蒙阴县常路社区村民委员会的屋顶却很不一样,红瓦之上是崭新的光伏板。在云淡风轻的秋天里,太阳光将光伏板照得乌黑锃亮。

  “我可是沾了光伏发电的光。”73岁的村民薛庆海和他的妻子——69岁的公元花一聊起光伏发电,老人就乐得合不拢嘴。老人说,别看这光伏板建成不到半年,自己已经收到500元的补助金,全年补助能达到2000元。

  在当地,人们把光伏发电戏称作“种太阳”。如今,更多老百姓正从中获得改变生活品质的实惠。

  “老伴腿不好,膝盖有积水,右腿打不了弯。我也有风湿性关节炎,干不了重活。地里种的花生、玉米也卖不上多少钱。”薛庆海说,拿到500元补助金后,家里生活水平改善了不少。

  老两口的日子过得简单,但家里日常家电倒也配得齐全。冰箱、电视机等家电都是子女帮忙买的。老人说,这些年日子好过了,老两口每人每月都有100多元的养老金,老伴每年还有1000多元的低保金。

  常路社区党总支书记秦立安说,全社区有66户属于精准扶贫对象,但凡有些劳动能力的,无论养长毛兔还是干部对口帮扶,总能找到致富门路。“上年纪的可就难喽。光伏发电就像是专门给老人们准备的一样。”

  常路社区的光伏板建在屋顶,桃墟镇蒋沟桥村则将12块光伏板摆进一处近乎废弃的烤烟院中。“7月底开工,9月1日并网发电,占地3亩,100千瓦的发电规模。”谈到光伏发电,青岛科技大学驻村第一书记卢中彬如数家珍。

  蒋沟桥村有1280多位村民,其中有165人需要脱贫,也就是达到年人均收入3372元的水平。为了这一目标,卢中彬和他的同事们没少费心思。能出门打工的,联系到外地打理果园;出不了远门的,在村里开设来料加工或者养殖长毛兔。

 
关键词: 光伏 电站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新型向日葵形太阳能集中器可使采集率提高10倍
太阳光自动追踪系统设计方案 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