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群雄逐鹿 土壤修复产业呈爆发趋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26 13:02:26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420


  5.3 加强政府监督及财政支持

  防患于未然要比污染后治理的成本低得多,据相关资料分析,按照欧美等发达国家经验,土壤保护成本、土地可持续管理成本、场地修复成本,比例基本上是1:10:100,重视土壤保护政策是成本最低的土壤保护措施。预防为主原则的形成是人类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作斗争的经验总结。自从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各国的环境保护战略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改变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而由“末端控制”转向“源头控制”,推行清洁生产机制,由对污染物产生后的排放限制或废物产生后的处理等方面的控制,转向注意对污染的源头控制。中国的土壤污染涉及范围广,治理难度大,更需要政府贯彻预防为主原则,加强行政监督与管理,强调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利用土地资源时应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注意对土壤资源环境的保护。要有效地防治土壤污染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土壤环境行政监管体制。根据中国目前现状,应以政府为土壤污染监督责任主体,各企业共同参与土壤污染修复工程,更有利于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

  在政府加强监督职能的同时,加大财政支持也是加快土壤修复产业发展的关键。根据相关资料,德国于1995年时就投资60多亿美元进行土壤治理。中国目前愿意为土壤修复“买单”的仅为房地产开发商,由于土地改变使用性质后增加的价值可以抵押一部分土壤修复费用,因此国内部分开发商愿意支付该项费用。但由于区域差别,部分土地性质转变后增值不大或者该地块由政府直接收回后开发,土壤污染修复的高额费用就需要政府财政支持。此外,受公共污染源污染的农田治理后继续耕作,土壤修复费用农民无力承担,针对上述情况,政府需将土壤修复工作转化为政府行为,加大财政支持。只有政府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各企业才能有主动参与到土壤修复工作中的积极性。

  5.4 鼓励自主研发与先进技术引进相结合

  中国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主要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能应用于实际的较少。国内已形成的土壤污染治理小型企业以国外企业授权技术代理或合资企业为主,自主研发技术较少,因此造成土壤修复成本偏高。近几年中国应积极鼓励土壤修复技术自主研发,鼓励成立以土壤修复为主的小型科技型企业,支持高校研究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毕业生自主创业,将技术带出实验室,应用于实际工程,在工程过程中创新、研发。并且要鼓励引进先进技术,将自主研发与引进的先进技术相结合,研发出适用于中国土壤污染特性的一系列土壤修复技术和设备,逐步壮大土壤修复产业。

  5.5 逐步发展产业化

  根据目前国内土壤修复现状看,中国土壤污染治理还没有形成产业化,污染土壤修复产业开始于“十一五”,准备于“十二五”,预计“十三五”及以后将有大的发展。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的增值也刺激了土壤修复市场的发展。国内的土壤修复多是以工程的形式体现,国内土壤修复的产业链也正在逐步完善发展。在北京、上海、南京等经济相对发达且污染场地较多的区域,已涌现了一批土壤修复工程类企业。土壤修复产业正在逐步形成上中下游的产业链,从土壤污染项目的检测到风险评估,再到修复工程的实施,进而还有相应的修复设备商等等,土壤修复的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

  6、结语

  虽然中国的土壤修复产业起步较晚,但随着相关法律及规范的实施以及国家鼓励政策的出台,中国的土壤修复产业链将逐步形成,预计未来五年土壤修复产业将有大的发展。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