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太阳能资讯 > 正文

应对“双反”看光伏企业如何出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13 09:04:49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374


  2014年初,正泰集团收购了德国知名光伏企业Conergy旗下法兰克福(奥登)组件厂。“这场联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不仅有效规避双反,还为当地创造了200多个就业岗位,成为德国东部最大的太阳能工厂。”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购买德国工厂后,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原来在国内传统流水线上需要上百人作业才能实现的产能,现在只要十来个人就能完成,企业整体智能制造水平也大大提升。

  “未来,正泰将在北美、欧洲设立集研发、市场、物流、生产于一体的区域总部基地,在南美、中东、俄罗斯、非洲等新兴地区设立区域工厂,并进一步加强国际工程队伍力量,同时开展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构建全球研发体系。”南存辉表示。

  如今,正泰着力打造的“CHINT”和“NOARK”两大自主品牌,已经在欧洲站稳脚跟,稳步提升着市场占有率。

  海亮股份走出去

  海外设厂应对“双反”

  作为国内最大铜管加工企业,海亮股份的铜管出口占比较大,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境外销售额占比近三成。

  近几年,海亮股份也屡屡遭受欧美国家的“双反”调查。早在2009年,美国本土铜管生产商就发起了针对中国产紫铜管的反倾销调查;2013年遭遇了加拿大对产自中国等五国的紫铜管的反倾销调查,其中对中国还包括反补贴调查。

  海亮股份也考虑到今后可能发生的国际贸易规则的改变,以及国际贸易壁垒的产生,于是早在2007年就开始了走出去的步伐。2008年,公司公告在越南设立海亮(越南)铜业有限公司。2010年,当美国裁定对海亮股份及控股子公司上海海亮铜业的紫铜管征收58.69%的倾销税率时,公司的紫铜管产能已向越南生产基地转移,有效地抵消了反倾销对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光伏 太阳能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新型向日葵形太阳能集中器可使采集率提高10倍
太阳光自动追踪系统设计方案 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