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太阳能资讯 > 正文

“十三五”太阳能行业对经济贡献将突破万亿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20 10:05:21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348


虽然光伏扶贫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实际推广中仍存在不少实际问题。王传邦告诉《经济日报》记者,首先,我国贫困农村地区电网基础设施薄弱且用电负荷相对较低。其次,农村地区缺乏项目开发专业人才,导致光伏电站建成以后出现组件或线路故障,影响发电量,造成收益损失。

“国家鼓励光伏扶贫建设村级电站,但村级电站接入电网要求较低,适宜及符合要求的安装土地或屋顶也是一个问题。”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坦言,“没有质量保障的光伏扶贫项目不仅不能造福于民,还会造成事故伤害或经济损失。”

光伏扶贫项目对于推进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建设至关重要。为保证光伏扶贫的顺利推进,《规划》要求,做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与分布式光伏扶贫工程的衔接,确保光伏扶贫项目所发电量就近接入、全部消纳。同时,确保光伏扶贫关键设备达到先进技术指标且质量可靠,鼓励成立专业化平台公司对光伏扶贫工程实行统一运营和监测,保障光伏扶贫工程长期质量可靠、性能稳定和效益持久。

光热发电形成产业化

随着首批示范项目的启动以及示范电价的出台,蓄势待发的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无疑将成为“十三五”时期太阳能利用领域的最大亮点。《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太阳能热发电成本将低于0.8元/千瓦时,太阳能热发电效率实现较大提高,形成全产业链集成能力。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时期,我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和装备实现较大突破。八达岭1兆瓦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系统示范工程于2012年建成,首座商业化运营的1万千瓦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机组于2013年投运。我国在太阳能热发电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设备研制和工程建设运行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产业链初步形成,具备一定的产业化能力。

不过,我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化能力较弱也是不争的事实。目前,我国太阳能热发电尚未大规模应用,在设计、施工、运维等环节缺乏经验,在核心部件和装置方面自主技术能力不强,产业链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太阳能热发电成本相比其他可再生能源偏高,面临加快提升技术水平和降低成本的较大压力。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前半期,将积极推动150万千瓦左右的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总结积累建设运行经验,完善管理办法和政策环境,验证国产化设备及材料的可靠性;培育和增强系统集成能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形成设备制造产业链,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和产品质量提高,带动生产成本降低,初步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

大规模发展太阳能利用产业,将有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转型。专家预计,“十三五”时期,太阳能产业对我国经济产值的贡献将突破万亿元。其中,太阳能发电产业对我国经济产值的贡献将达到6000亿元,平均每年拉动经济需求1200亿元以上,同步带动电子工业、新材料、高端制造、互联网等产业发展。

 
关键词: 光伏 太阳能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新型向日葵形太阳能集中器可使采集率提高10倍
太阳光自动追踪系统设计方案 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