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太阳能资讯 > 正文

徐令予:中国在光伏攻坚战中取得胜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1-03 10:32:06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327


2)光伏产业是否为高污染产业?

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中,除了硅材料生产环节,其他的中下游环节基本不存在污染。目前,全球80%以上的多晶硅都是用“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的,中国的多晶硅产业基本也是如此。

改良西门子法的原理是以氯化氢和冶金级工业硅为原料,制取三氯氢硅,再利用三氯氢硅进行氢还原,生产出多晶硅。在多晶硅的生产过程中的前期反应中,会产生大量四氯化硅(SiCl4)、二氯二氢硅等副产物,而第二阶段合成工序也会再产生10%~15%的四氯化硅,有害副产物比例最大的就是四氯化硅。

现在国际上领先的硅料厂家对有害物质的处理方式是四氯化硅一部分加氢形成TCS继续循环反应,一部分被用作有机硅等其他产品的生产。不过从目前来看,通过氢化进入循环反应的副产物只有小部分,大部分还是要进行再处理,处理方式要么进行碱液中和,要么直接销售或者自行生产其他产品,而最具可行性和经济性的方式就是利用四氯化硅生产其他产品。

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史,工业革命的二重性从来就无法完全避开,光伏产业的发展当然也不例外。这既是一个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个发展的问题。技术是否领先,是控制副产品污染的一个关键因素,因噎废食总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式。我常说在人际交往中“朝后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在科技领域中只有向前进一步方能绝处逢生。

光伏发电和储能技术的一些新进展

光伏技术的一个致命缺陷是受制于日夜交替和天气变化,在看天吃饭这一点上,它甚至比农业生产还不如。光伏电能的各项参数从电力网标准看很不理想,有时候也不能一味责怪电网拒收。目前来看,光伏电站和电网应该互相理解通力合作。

首要的是加速发展储能技术,抽水蓄能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案,磁悬浮动力轮和其它一些方法也应加以重视。电网则应加速电力产业全流程的智能化、信息化、分级化和互动管理,提高和完善清洁能源的接纳能力。同时加速建设东西走向的直流超高压输电线路,使西部的光伏电能可以大容量、低损耗地输送到国家中部和东部的缺电地区。上述几项工作实际上正是中国能源专家提出的“互动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对此是相当乐观的。

除了智能电网方案以外,另一项技术有可能对太阳能利用产生革命性影响。美国人工光合作用联合研究中心 JCAP(Joint Center for 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的化学家Nathan Lewis指出可以利用太阳光把二氧化碳和水直接变为碳氢化合物液态燃料(如甲醇),这将整个改变能源业界的游戏规则。

人工光合作用产油(又称阳光变油)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在能量的产生、运输和消费过程中二氧化碳是循环使用的,不会增加大气中的碳排放。目前使用的大量的交通工具和用油设备都不需改动,可以直接使用来自太阳能的人造燃油。事实上人类这几百年用的油气也都来自太阳能,它们是上千万年里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

<上一页34余下全文
 
关键词: 光伏 太阳能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新型向日葵形太阳能集中器可使采集率提高10倍
太阳光自动追踪系统设计方案 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