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太阳能资讯 > 正文

分布式光伏融资难痼疾 如何实现财务净退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1-05 12:31:49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320


除此之外,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认为,分布式光伏屋顶痛点还有“产权不够清晰、建筑屋顶难找、上网电价低而成本高、并网难度大。”收益稳定性差进一步导致光伏企业及个人发展屋顶分布式光伏的积极性,融资难、融资渠道匮乏导致投资主体以及个人面临资金压力大。

由于自发自用分布式光伏更加依赖用电主体的资质、相关各方存在不信任、缺乏行业共同认可的标准体系、相对集中式电站规模小,太过分散、生命周期长达25年,运营周期过长等问题,导致在发电侧和用电侧的信息不对等,严重影响了规模化发展。

在以金融机构为代表的电站资本方看来,由于还款源来自于用电主体,在风险评估中不得不引入对该主体的评估,这是分布式光伏资产证券化的最大难点。

资产证券化出路

“出路是要解决用电企业的主体问题。”马戈崴认为,需要找出用电企业的主体优质、财务报告健康的项目,“引入互联网+平台模式,让资金实力最强大的金融机构作为项目的终极兜底方,并提供金融机构和屋顶企业认可的分布式光伏体系。”

从资产端的发展来看,需要可循环、可持续性的融资途径,这涉及到“分布式光伏的项目退出机制”,即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出售和融资。按马戈崴的说法,“通过分布式光伏的标准化体系,从一个非标准化、流动性较差、不被社会认可的实体资产,变成一个由金融机构、用电企业、大众认可的可分拆的金融资产。”

“银行融资、金融租赁、融资租赁,目前在分布式的前端、开发期和建设期较为常用。”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倩认为,“随着标准化的制定、质量和风险的可控,希望越来越多银行给分布式提供前期融资。”

从国外经验看,资产证券化的最终方向是实现“真实出售”。通过法律风险与原始权益人互相隔离的特殊目的实体(SPV)实现资产的“出表”,这意味着实体资产及实体企业的融资真正实现了“去主体化”,实体资产从一种“难以变现、分割、流通的专有资产”变成了“可变现、可分割、可流通的通用资产”。

为解决分布式光伏项目从融资到财务“退出”,招商银行产业基金试水资产证券化破冰。通过与分布式光伏专业化平台光伏亿家进行合作,推出“互联网+”平台模式,其负责人成佳俊表示,每一个进入该领域的托底方都将在一套科学而严谨的标准化体系鉴证下完成对项目的开发、承建及运营,可降低托底方的风险,从资本端打通分布式光伏模式创新。

 
关键词: 光伏 分布式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新型向日葵形太阳能集中器可使采集率提高10倍
太阳光自动追踪系统设计方案 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