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空气污染治理与废物处置的香港经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2-03 11:35:01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407


2、将社会动员作为城市废物处理的最重要手段

(1)2005年,在全港推行“家居废物源头分类计划”,目标是在楼宇每层或屋苑范围内增设废物分类设施,方便居民在源头将废物分类,以及增加可回收物料的种类,包括废纸、金属、塑胶、旧衣服、旧计算机及电器等,并在2007年把计划扩展至工商业楼宇。

(2)2010年,推出厨余(即厨房副产品)循环再造合作计划,推动工商业界减少和回收厨余。

(3)2010年,成立环保园家电再生中心,以加强循环再用及再造本地的废电器电子产品。

(4)2010年,成立塑胶资源再生中心,为部份在本地收集的塑胶废料进行循环再造。

(5)2011年,联同前线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合作在香港开展建立“社区回收网络”,在各区设立了530个回收点,定期在各回收点举办推广减废回收活动,用“以物易物”等方式收集废塑料及废电器电子产品等市场价值较低的回收物料。

(6)2011年,通过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资助私人住房举办厨余减废及源头分类的教育和推广工作,及将不能避免产生的厨余就地处理为有用的资源;在政府部门管理的设施推行就地厨余处理试验计划。

(7)2012年,向区议会提供拨款及协助,在地区推行环保教育推广活动,以提高社区对减废回收等议题的环保意识。

(8)2013年,成立“惜食香港运动委员会”,拟以家庭、企业和学校等为对象,帮助其避免产生及减少厨余;支援餐饮及相关业界、妇女及其他团体进行减少厨余;鼓励餐饮和相关业界进行食物捐赠。

(9)2013年,政府以先导方式设立五个社区环保站,由非政府机构运营,把绿色生活融入社区,在此示范及实践废物避免产生、减少及重用。自2013年底起,将分阶段启用环保站,经营期为三年。

3、注重处理设施建设

(1)20世纪90年代中,于策略性地点设立三个堆填区,采用合乎环保标准的方法处置废物,以取代过时的废物处理设施。

(2)2007年,设立专门的环保园,以可负担的租金为回收业发展提供长期土地。

(3)2006-2008,建造九龙湾厨余试验处理设施。

(4)应对城市新废产生变化,2008年以堆肥方式处理由举行奥运会及残疾人奥运会马术项目所产生的马厩废物。除马厩废物外,该设施现时也处理小量其他有机废物如禽畜废物、厨余及“绿色”废物等;生产的堆肥适合作耕种用途。

(5)2013年,实施“处理净化海港计划(HATS)”,将于2013年底启动净化区域污水处理工程产生的所有污泥。

4、提高市民素质与市民自律

对城市废物的有效利用和处置已深入到香港居民的生活缝隙。例如,香港政府规定,装修期间,可通过以下方法减少废物:重复使用围板、板模、棚架等物料,并且把金属等物料循环再用;

在需要的时候才订购适当数量的原料;

以合适的容器贮存较小的物料,以便寻找──此举不但可减少废物,又可节省金钱;

预留地方贮存已分类的物料,如金属、混凝土、木料、塑胶、玻璃、弃土、砖头和瓷砖等等;

清楚指示装修工程承包商有关建筑废物分类及清理的要求;将旧电器及家俬等二手物品送交回收地点。

再如,无论市民打算自行处置装修废物或找承包商代劳,均须根据建筑废物处置收费计划缴交费用。

市民或其承包商在使用政府的废物处置设施前,须先向环境保护署开立账户。如需处置石棉,根据法例,市民必须聘请一名注册石棉顾问及承包商负责处置石棉,并于施工前最少28天向环保署呈交书面通知。

    余下全文
 
关键词: 废物 车辆 私家车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