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聚焦两会】如何解决环保PPP推进难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3-09 11:33:02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351


如何提高社会资本积极性?

完善投资回报机制,推进金融创新,强化税收优惠政策

目前,围绕环保类PPP项目,业界最关心的问题是投资回报机制的建立,由于项目公益性较强,大多数领域均以政府付费为主。但有限的政府支付能力可能对环保市场的扩展产生局限,因此创新环保类PPP项目投资回报机制尤为重要。

对此,农工党中央建议,重点强化投资回报机制与治理模式创新,加速环保产业从工程服务为主向效果服务转型升级,更好地适应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环境管理要求。

比如,将环境治理作为释放环境资源价值的渠道,积极推进资源组合开发模式。在生态修复领域,可与周边土地开发、供水、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生态渔业、生态旅游等收益创造能力较强的资源开发项目组合,实现环保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保领域。

垃圾处理处置,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粪便治理以及水资源短缺地区的污水处理回用等领域,大力推行资源化处理技术,形成新的投资回报渠道,缩小政府财政支付规模,释放潜在市场空间。

这样的开发思路下,环保企业研发与资源化需求相应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对此,环境商会提案指出,推行依效付费机制将倒逼环保产业市场准入门槛的提高,增强环保企业技术研发与创新动力。

“依效付费将提高社会资本专业技术门槛,同时政府部门也做好把关。”骆建华认为,在环保类PPP项目实施方案与物有所值评估审查等环节,环保部门要对项目的环境效果与依效付费机制进行重点审核,对于尚未考虑绩效考核或依效付费机制不合理的项目,不予纳入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PPP项目库。在社会资本采购评审环节,政府应加大对环保类PPP项目技术方案与环境效果的评价分值。

此外,环境商会提案还建议,完善环境服务价格调整机制,定期开展项目价费政策的督查评估。加强地方财政承受能力评价,对社会资本的权益保障做出制度设计。

由于环境基础设施项目体量大、投资金额高,企业仅仅依靠传统自有资金加负债的方式难以保障持续投入。业界普遍认为,应进一步推进环保类PPP项目金融创新,激发市场活力。比如,在国家和地方层面研究设立金融机构投入为主、政府引导为辅、市场化运作的环境保护基金,采用债权为主的使用方式,政府以无息投入让利于社会资本方,降低社会资本融资成本。

骆建华认为,尤其是国内环境修复行业,面临污染土地底数不清,商业模式不清晰等困境,可借鉴美国超级基金及我国社保制度,引导石油石化企业设立土壤修复基金或清洁基金。

同时,农工党中央提案还提出完善环保类PPP项目公司税费优惠政策,提高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如研究出台支持环保类PPP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契税等主体税种的税收政策优惠力度。

“环保类PPP项目公司以其税后利润直接投资于本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作为资本股权投资其他PPP项目,经营期不少于5年的,可按不少于40%的比例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款。”提案建议。

<上一页  2  
 
关键词: 项目 环保 环境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