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太阳能资讯 > 正文

不可思议的寂寥:我国储能行业尚缺风投“临门一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4-10 08:32:29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329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研究部对国内主要储能技术厂商的调研分析,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各类主流储能技术成本已经实现大幅下降。以目前国内安装量较大的磷酸铁锂电池为例,其一次性投资成本(不含逆变器)2013年为4500元/千瓦时至6000元/千瓦时,2015年降至2000元/千瓦时至3000元/千瓦时。预计到2020年,成本有望降低到1000元/千瓦时左右。

记者了解到,从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国内已经有多家专业化储能企业成立,规划的储能生产能力都超过10万千瓦。这显示出,随着技术的突破和成本的下降,储能已具备商业化应用价值。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高级研究经理李岱昕介绍,目前国内已成立的专业化储能企业主要为两种类型一是电池生产企业与系统集成商合作成立专业化储能企业,二是传统光伏企业开辟储能业务成立专业化储能企业。此外,该行业也受到跨界大亨的青睐。2016年12月,包括董明珠、万达集团等在内的5家企业、个人共同增资30亿元,获得珠海银隆22.388%股权。银隆所掌握的钛酸锂技术,成为出资企业拓展储能业务的关键。最终收购的实现既体现了投资者对行业发展的积极判断,也体现了行业外企业对快速进入储能领域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期待。

可以说,储能领域已成为大型企业在面临传统业务饱和或落实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选择,在典型企业和投资人的带动下,2016年的储能市场备受关注,成为舆论的焦点。

储能融资一级市场亟待激活

然而,处于风口期的中国储能行业,却显示出不可思议的寂寥。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中国资本市场储能行业投融资项目仅20余项,融资额度刚过百亿元。

记者梳理发现,中国储能行业的融资多活跃于二级资本市场,且集中于企业间并购,包括猛狮科技、欣旺达、比亚迪等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合作,通过收购股权的方式,布局电池生产业务;另有一些传统能源企业通过并购企业,向新能源和储能领域进军,实现其业务能力的多元化。而在能够为储能行业初创型中小型创新企业服务的一级资本市场,能够获得风投机构关注的企业少之又少。初创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已经成为掣肘储能行业发展的最坚硬的堡垒。

相比之下,国际储能市场融资状况明显优于我国。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6年,全球共有17家公司通过融资、出售债券/股权等形式,完成融资或被收购,融资规模达到100.2亿美元,相比上年增长了155%。新融资本主要用于提升现有产品性能、研发新型技术、开发新产品、部署新项目、拓展公司新业务和新市场等。

3
 
关键词: 光伏 储能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新型向日葵形太阳能集中器可使采集率提高10倍
太阳光自动追踪系统设计方案 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