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新能源汽车 > 正文

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

关注热度:213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曾耀明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受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不断加大的环境压力的影响,新能源汽车最终必将取代传统的燃油汽车,为了使本国的汽车产业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或者赶超其它国家,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政策以扶持本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我国自2001年以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而本文的写作目的正是为了对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不足,以及提出改进的途径。本文通过对我国已实施的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的总结分类和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的分析,发现这些政策的实施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突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开拓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短期效果不明显,同时由于存在地方保护的原因,某些政策还造成了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后果。另外,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体系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表现为政策手段单一,对相关基础设施的关注力度不够和政府急躁冒进且行政管理越位。针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体系存在的缺陷,借鉴美、日和欧盟地区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经验,本文最后提出了扶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第一、构建“官产学研”结合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平台;第二、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完善人才的激励制度;第三、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第四、实施金融扶持政策以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第五、改补贴整车为补贴关键零部件;第六、鼓励在公交和出租车系统中使用新能源汽车,规范政府采购;第七、使用税收手段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第九、统一各种充电标准,推广“换电模式”。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产业发展 产业扶持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426.471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9
  • 1. 导论9-19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9
  • 1.2 文献综述9-14
  • 1.2.1 国外相关研究9-12
  • 1.2.2 国内相关研究12-14
  • 1.3 新能源产业政策相关理论14-17
  • 1.3.1 市场失灵理论14-15
  • 1.3.2 哈佛学派的竞争理论15
  • 1.3.3 新熊彼特主义的技术创新理论15-16
  • 1.3.4 可持续发展理论16-17
  • 1.3.5 规模经济理论17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17-18
  • 1.5 基本观点18-19
  • 2.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及对政府扶持政策的需求19-27
  • 2.1 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9
  • 2.2 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19-21
  • 2.3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21
  • 2.4 与传统汽车相比较,新能源汽车的优势与劣势21-25
  • 2.4.1 与传统汽车相比较,新能源汽车的优势21-23
  • 2.4.2 与传统汽车相比较,新能源汽车的劣势23-25
  • 2.5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政策的扶持25-27
  • 2.5.1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突破需要政府加大在研发上的投入25
  • 2.5.2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之间存在着的较大的价差,需政府财政补贴来缩小25-26
  • 2.5.3 新能源汽车的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26-27
  • 3. 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分析27-33
  • 3.1 以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为主,多种政策相结合27-28
  • 3.2 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28-30
  • 3.3 拟定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图,细化新能源汽车各发展阶段的目标30-31
  • 3.4 向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低息贷款31
  • 3.5 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进行采购31-33
  • 4.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33-38
  • 4.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33-34
  • 4.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34-38
  • 4.2.1 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水平不高35
  • 4.2.2 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环境亟需改善35-36
  • 4.2.3 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突出36-38
  • 5. 中国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及评价38-47
  • 5.1 中国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要政策38-41
  • 5.1.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演进38
  • 5.1.2 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38-40
  • 5.1.3 地方政府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40-41
  • 5.2 中国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的效果评价41-44
  • 5.2.1 财政补贴政策缩小了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之间的价差,但对销售量的影响不大41-42
  • 5.2.2 技术自主创新取得一定成效,但核心技术仍待突破42-43
  • 5.2.3 资源的配置不合理,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43-44
  • 5.3 中国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缺陷44-47
  • 5.3.1 政策手段单一44-45
  • 5.3.2 对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关注不够45
  • 5.3.3 政府急躁冒进且行政管理越位45-47
  • 6. 对扶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47-52
  • 6.1 构建“官产学研”结合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47
  • 6.2 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完善人才的激励制度47-48
  • 6.3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48
  • 6.4 实施金融扶持政策以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48-49
  • 6.5 改补贴整车为补贴关键零部件49
  • 6.6 鼓励在公交和出租车系统中使用新能源汽车,规范政府采购49-50
  • 6.7 使用税收手段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50
  • 6.8 统一各种充电标准,推广“换电模式”50-52
  • 7. 总结与展望52-53
  • 参考文献53-55
  • 致谢5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战略分析    胡树华,杨威

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分析及启示    程广宇;

基于“官产学研”合作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研究    薛捷;张振刚;

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考及相关建议    李金津;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综述    白木 ,周洁

关于上海市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研究    史兢;

我国新能源客车发展现状与对策    黄子平;

混合动力电动客车的发展及其产业化    熊建,管华

广东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政策研究    陈松辉,孙兆祺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胡斌祥,王仲范,邓楚南,邓亚东

持续竞争力:公司战略管理的核心    康建中

提升中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对策分析    李杏

中心—边缘:近代中国经济格局的转变    王列辉;

产业集群——东北振兴的必由之路    刘祥琪

基于自主创新的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陈乐乐;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阜阳市城市竞争力评价    张士杰;王辛;

农业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研究    姜遥;王慧;

美国消费者决策型态及其跨文化可推广性    吕德中

利用钻石模型分析安徽电子商务的竞争力    陈惠;

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及培育    王宏;王泽强;

服务经济与循环经济    季薇;

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视角    李刚;汪爽;王碧含;

北京产业发展新格局形成与创新产业集群构建    曾宪植;

基于创新驱动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陈树文;任筱楠;

论自主创新提升龙江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宋天和;莫袆;

论发挥研发中心在企业持续发展中的核心和带动作用    宋北光;

基于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廊坊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刘熙宝;张玲玲;

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视角    李刚;汪爽;王碧含;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文化产业形成机理分析    韩平;程栋;

构建共性协作网络 打造支持服务平台——粤东地区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和政策指引    高见;

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李平

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    王岩

珠江三角洲运动服装业市场营销环境与策略研究    许玲

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李栋梁

中药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与评价研究    许方球

基于提升国民经济竞争力的风险投资发展研究    胡顺东

我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张秀华

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    倪国江

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    刘佳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    李大良

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阮晓毅

湖北省淡水渔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陈曙

邯郸市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尹慧君

山东省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王国艳

地方政府在体育产业集群发展初期作用研究    田莉

基于结构方程的体育产业集群影响因素模型研究    巢旭

区位优势要素对上海体育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研究    张烨

体育产业集群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邓娜娜

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策略研究    孙红

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李三保

关于新能源汽车研发综述及建议    夏辑;

电动汽车能耗分配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震坡,孙逢春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战略分析    胡树华,杨威

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李春卉

电动车电池的发展现状    郭自强;

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考及相关建议    李金津;

浅析燃油税开征对运营车辆的影响及对策    丁岳维;李苏;

对燃油税费改革的再思考    谷成;

我国消费补贴对象和产业选择实证研究——基于城镇居民收入消费面板数据的分析    胡建绩;翁睿;

政府参与共性技术研发必要性的理论分析    胡小江

奇瑞的境遇与抉择    毕方芳;

吉利新能源车族“羽化成蝶”    李创;

制定规划采取措施加快我国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王长贵

中美逐鹿新能源    

新能源推动绿色循环经济发展    赵文博;

煤炭在新能源技术开发中的应用    牧野

公共选修课《新能源技术》的教学    高婷;童莉葛;王新立;

拥抱新能源产业的春天    王玉川;

国际新能源发展态势及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启示    王敏洁;

燃料电池在军事上的应用研究    刘坤;张铨荣;肖金生;

日本新能源政策研究及对中国新能源发展借鉴    王健夫;韩松;

北京东方风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介绍    

新能源——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    郑帅;曲孟申;

新能源产业化的路径探讨    崔木花;

研究开发农业新能源技术与设施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诸慎友;刘瑞雯;

新能源汽车发展概述    夏涛;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张一鹏;

蒙特卡罗程序TRIPLI-4.3和燃耗程序ORIGEN的耦合及验证    常鸿;杨永伟;韩嵩;经荥清;

创建可再生、可循环、可持续的地热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    李春华;

低碳经济视角下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综合利用    孙德强;郑军卫;贾俊松;徐兆辉;张涛;赵凡;

日本新能源技术开发近况    

挂一个羊头卖两份狗肉    国家电监会研究室高级工程师、经济师 吴疆

专家称新能源扶持不能过度    记者 孙书博

海外新能源专家来宁“布道”    记者 王芳

发展中国家的新能源角色    焦翔

新能源应用仍临两大门槛    本报记者 刘晓午

新能源技术进步比规模扩张更重要    本报记者 王晓涛

开发新能源车不必各自为战    陈志杰

英著名科学家呼吁重视研发新能源技术    记者 葛秋芳

今年全球新能源投资将超千亿美元    钟甸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    刘志民

企业知识刚性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周钟

中国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郭四代

一类新型节能减排系统的分析和应用    方国昌

锌—铈液流电池正极电解液的研究    谢志鹏

石油危机后美国能源政策制定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魏晓莎

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设的法律对策研究    郭瑞芹

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分析    曹玲

我国新能源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制度创新问题研究    宋双勇

新能源研发态势及对我国能源战略的影响    郭文娟

中日“新能源”产业发展及经济贡献对比研究    吕重犁

能源安全视角下中韩新能源合作问题研究    李红起

新能源四季变化的浮动政府补贴电价策略研究    王昱婷

新能源科技成果服务农村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邓祖禄

中日新能源产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申瑞鹏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贺明梅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