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太阳能 > 正文

TiO_2致密层与钙钛矿吸收层的制备及其光伏性能

关注热度:149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代晓艳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本论文使用异丙醇稀释2 mol·L-1 TiCl4水溶液以获得介稳态的TiCl4醇水溶液,将其作为前驱体溶液于130℃水解制备TiO2致密层,组装了结构为FTO/c-TiO2/meso-TiO2/CH3NH3Pbl3/spiro-OmetaD/Au的钙钛矿太阳电池,研究了醇水体积比对制备的TiO2致密层的表面形貌、厚度、晶相及带隙的影响,并比较了相应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光伏性能;以PbI2粉体为源,使用微距离真空热蒸发制备PbI2薄膜,通过CH3NH3I蒸气处理将其转化为CH3NH3PbI3钙钛矿吸收层,组装了结构为FTO/c-TiO2/CH3NH3PbI3/spiro-OmetaD/Au的平板结构太阳电池,分别探讨了衬底加热及不加热时所制备的PbI2薄膜及相应的CH3NH3PbI3薄膜的化学组成、晶相组成、微结构及光学性质,测试了由其组装的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光伏性能;利用球磨法将PbCl2粉体分散到纳米TiO2醇分散液中,旋涂到TiO2致密层上,通过CH3NH3I蒸气处理制备含有骨架层的钙钛矿吸收层,研究了处理过程中元素组成、晶相组成及微结构的变化,组装了相应的钙钛矿太阳电池。结果表明,利用介稳态的TiCl4醇水溶液于130℃C水解可成功制备TiO2薄膜并作为钙钛矿太阳电池中有效的致密层,异丙醇与2 mol·L-1 TiCl4水溶液以体积比6:2混合作为前驱体溶液所制备的TiO2薄膜作为致密层所组装的太阳电池表现出最好的光伏性能,获得了22.48 mA·cm-2的短路电流密度、865 mV的开路电压、54.62%的填充因子及10.61%的光电转换效率;以PbI2粉体为源,采用480℃的源温度及200℃的衬底温度,使用微距离真空热蒸发法制备的PbI2薄膜为沿(006)晶面择优生长的六方片状晶体,经CH3NH3I蒸气处理可转化为颗粒状的CH3NH3PbI3薄膜,所组装的钙钛矿太阳电池获得的短路电流密度为18.42 mAcm-2、开路电压为1.06 V、填充因子为36.44%,相应的光电转换效率为5.73%;利用微距离真空热蒸发在源温度490℃,衬底不加热的条件下可制备具有双层结构的PbI2薄膜,经过CH3NH3I蒸气处理后转化为双层结构的CH3NH3PbI3钙钛矿吸收层,所组装的太阳电池获得了21.00 mA cm-2的短路电流密度、896 mV的开路电压、50.01%的填充因子及9.41%的光电转换效率;利用球磨法可将PbCl2均匀分散至纳米TiO2中,PbCl2在CH3NH3I蒸气处理过程中首先生成了CH3NH3PbCl3,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Cl元素逐渐被I元素取代,最终生成了结晶度较好的CH3NH3PbI3。
【关键词】:TiO_2致密层 钙钛矿吸收层 微距离真空热蒸发 气相处理 钙钛矿太阳电池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914.4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7
  • 第一章 绪论17-25
  • 1.1 太阳电池的研究背景17
  • 1.2 硅基太阳电池17-19
  • 1.3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19-20
  • 1.4 化合物薄膜太阳电池20
  • 1.5 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20-21
  • 1.6 钙钛矿太阳电池21-23
  • 1.6.1 钙钛矿材料21-22
  • 1.6.2 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2-23
  • 1.6.3 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23
  •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23-25
  • 第二章 水解法制备TiO_2致密层及其在钙钛矿太阳电池中的应用25-34
  • 2.1 引言25
  • 2.2 实验部分25-28
  • 2.2.1 试剂与仪器25-26
  • 2.2.2 导电玻璃衬底的蚀刻与清洗26
  • 2.2.3 水解法制备TiO_2致密层26
  • 2.2.4 碘甲铵的合成26-27
  • 2.2.5 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组装27-28
  • 2.2.6 测试方法28
  • 2.3 结果与讨论28-32
  • 2.3.1 TiO_2致密层的表面形貌与厚度28-30
  • 2.3.2 TiO_2致密层的晶相组成30
  • 2.3.3 TiO_2致密层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30-31
  • 2.3.4 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光伏性能31-32
  • 2.4 本章小结32-34
  • 第三章 微距离真空热蒸发制备PbI_2薄膜及其光伏性能34-43
  • 3.1 引言34-35
  • 3.1.1 含骨架层的钙钛矿吸收层34
  • 3.1.2 不含骨架层的钙钛矿吸收层34-35
  • 3.2 实验部分35-37
  • 3.2.1 试剂与仪器35-36
  • 3.2.2 FTO导电玻璃衬底的蚀刻与清洗36
  • 3.2.3 PbI_2薄膜的制备36
  • 3.2.4 PbI_2薄膜的CH_3NH_3I蒸气处理36-37
  • 3.2.5 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组装37
  • 3.2.6 测试方法37
  • 3.3 结果与讨论37-41
  • 3.3.1 PbI_2及CH_3NH_3PbI_3薄膜的化学组成37-38
  • 3.3.2 PbI_2及CH_3NH_3PbI_3薄膜的晶相组成38-39
  • 3.3.3 PbI_2及CH_3NH_3PbI_3薄膜的表面形貌39-40
  • 3.3.4 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40
  • 3.3.5 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光伏性能40-41
  • 3.4 本章小结41-43
  • 第四章 双层结构CH_3NH_3PbI_3薄膜的制备及其光伏性能43-52
  • 4.1 引言43
  • 4.2 实验内容43-44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43
  • 4.2.2 导电玻璃的清洗43
  • 4.2.3 PbI_2薄膜的制备43
  • 4.2.4 CH_3NH_3PbI_3薄膜的制备43-44
  • 4.2.5 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组装44
  • 4.2.6 测试方法44
  • 4.3 结果与讨论44-50
  • 4.3.1 不同处理时间薄膜的化学组成44-45
  • 4.3.2 不同处理时间薄膜的晶相组成45-46
  • 4.3.3 不同处理时间薄膜的表面形貌46-49
  • 4.3.4 不同处理时间薄膜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49-50
  • 4.3.5 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光伏性能50
  • 4.4 本章小结50-52
  • 第五章 含纳米TiO_2骨架层的CH_3NH_3PbI_xCl_(3-x)吸收层的制备52-60
  • 5.1 引言52
  • 5.2 实验内容52-54
  • 5.2.1 试剂与仪器52
  • 5.2.2 含纳米TiO_2骨架层的CH_3NH_3PbI_xCl_(3-x)吸收层52-53
  • 5.2.3 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组装53
  • 5.2.4 测试方法53-54
  • 5.3 结果与讨论54-59
  • 5.3.1 钙钛矿吸收层的化学组成54-56
  • 5.3.2 钙钛矿吸收层的晶相组成56-57
  • 5.3.3 钙钛矿吸收层的表面形貌57
  • 5.3.4 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光伏性能57-59
  • 5.4 本章小结59-60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0-63
  • 6.1 结论60-61
  • 6.2 展望61-63
  • 参考文献63-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72-7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CdS/CdTe太阳电池的背接触    李卫;冯良桓;武莉莉;蔡亚平;郑家贵;蔡伟;张静全;黎兵;雷智;晋勇;

空间用太阳电池的种类和发展    邱冬冬;杨永枫;金华松;

乐山市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    张宁;张小娟;鄢泽林;郦文忠;

基于交互式多目标决策方法的固定式光伏阵列最佳倾角优化    沈洲;杨伟;易成星;林晨;

硅太阳能电池片焊接不良分析及对策    余建;张红;王勋荣;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激光焊缝宽度预测与控制方法    赵元鹏;姚洪平;

基于FOA-Elman神经网络的光伏电站短期出力预测模型    韩伟;王宏华;杜炜;

坡面光伏阵列间距确定    张朝辉;白永祥;焦翠坪;王保利;李鹏;

小容量太阳能供电装置在公交过境站的应用    朱骏;

组合权重相似日选取方法及光伏输出功率预测    杨锡运;刘欢;张彬;肖运启;

太阳能组件的旁路二极管导通实验研究    朱华;肖奇峰;安超;

电动汽车太阳能与交流电网的协同充电设计    朱正菲;喻俊;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及器件模拟研究    万福成

太阳能/氢能混合动力小型无人机总体设计    李延平

介观太阳能电池对电极的制备及电池性能优化    库治良

叠层太阳能电池吸收层Ge_(1-x)C_x薄膜的制备与性能    车兴森

电沉积可控制备ZnO纳米阵列及其光电化学性质研究    卢辉

T-NPC三电平逆变器的软开关及并联技术研究    姚修远

铜锌锡硫和硫化亚锡薄膜的制备及其在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史高杨

Cu_2ZnSnS_4和SnS薄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姚敏

碲化锌复合背接触层对碲化镉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冯良桓,蔡伟,郑家贵,蔡亚平,黎兵,张静全,武莉莉,朱居木,邵烨

CdS_xTe_(1-x)多晶薄膜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李卫,冯良桓,武莉莉,蔡亚平,张静全,郑家贵,蔡伟,黎兵,雷智,张冬敏

锰基钙钛矿多层膜中的层间相互作用    冯文,夏正才,袁松柳

钙钛矿包容核废物致密化工艺参数优化    张瑞珠;师素娟;

双钙钛矿La_2NiMnO_6多晶靶材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刘冬梅;李小兵;秦赛;朱明;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张玮皓;彭晓晨;冯晓东;

美国研制出环保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C_6H_5C_2H_4NH_3)_2Cu_xSn_(1-x)I_(4-x)层状类钙钛矿杂合物的制备与性能    郭丽玲;王谦;徐圣东;刘韩星;

层状类钙钛矿有机-无机杂合物(C_nH_(2n+1)NH_3)_2SnI_4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郭丽玲;翟晓雪;孙璋;刘韩星;

钙钛矿La_(0.5)Sr_(0.5)Mn_(1-x)Cr_xO_3的制备与磁性研究    亓淑艳;冯静;郭丽琴;张密林;

层状类钙钛矿有机-无机杂合物(C_nH_(2n+1)NH_3)_2MCl_4的溶解性研究    郭丽玲;李鹏;刘韩星;

文摘    

高效的钙钛矿平面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研究    李云龙;孙伟海;卞祖强;黄春辉;

界面调控与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孟庆波;李冬梅;罗艳红;

平面异质结低温溶液处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宋嘉兴;姚诗余;田文晶;

基于碳电极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杨月勇;肖俊彦;罗艳红;李冬梅;孟庆波;

高效杂化钙钛矿光伏器件    肖立新;郑灵灵;马英壮;王树峰;陈志坚;曲波;龚旗煌;

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锌-钙钛矿平面异质结太阳电池    顾卓韦;吴刚;陈红征;

Pt掺杂的CaTiO_3的自再生机理的计算研究    张秋菊;李白海;陈亮;

钙钛矿多铁性氧化物异质结的低疲劳反转、磁电双弛豫、及缺陷调控    苗君;乔利杰;姜勇;

锆酸钡中空微球的掺杂及发光性能    赵永男;孙振;

微波对钙钛矿晶体的基本作用    刘代俊;徐程浩;

钙钛矿材料成为高能效“帮手”    刘霞

钙钛矿材料实现电器自充电    常丽君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可达50%    记者 刘霞

磁性双钙钛矿陶瓷的制备、结构及物性研究    王金凤

介孔钙钛矿太阳电池及新型氧化物太阳电池的研究    李毅

CuBr_2基有机—无机层状类钙钛矿杂合物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吴娴

铜掺杂SnI_2基层状类钙钛矿杂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徐圣东

双钙钛矿Sr_2CoReO_6和W掺杂双钙钛矿Sr_2FeReO_6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杨娴

在二氧化钛多孔层制造人工孔从而获得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马佳慧

锰基钙钛矿超晶格电磁性能的第一原理计算研究    诸敏

钙钛矿氧化物薄膜中的应力释放机制研究    代超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添加卤代烷烃对掺杂浓度的影响及钙钛矿电池制备工艺初探    刘倩

双钙钛矿Ca_(2-x)Na_xFeMoO_6制备与磁性研究    彭财到

钙钛矿异质结构的制备和阻变存储性能研究    曹玉媛

TiO_2修饰层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影响    李鹏申

 
关键词: TiO_2致密层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